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专题聚焦> 小莲说事> 小莲说事
要“守得住门”更要“管得住人”
来源:淳安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5-07-28 10:39:02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风是品德修养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更关系党风政风。”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家风建设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基础性作用。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把家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清正家风涵养浩然正气,以廉洁基因筑牢思想防线,不断夯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道德根基。

始终恪守“临利不失德”的铁律,守住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欲败则家乱,贪腐始于亲。”无数违纪违法案例表明,许多党员干部走上歧途,往往是从家风不正、亲属失管开始的。有的干部对家人放任纵容,搞“前门当官、后门开店”;有的默许家属插手职权范围事务,甚至参与利益输送;更有甚者,将家庭变成权钱交易的平台,最终落得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古人云:“见利思义,见危授命。”面对诱惑,党员干部要始终恪守“临利不失德”的铁律,做到“三严”:一是自身要严,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二是配偶要严,常吹“廉政风”、常敲“警示钟”;三是子女要严,教育他们自立自强、不搞特权。唯有如此,方能在诱惑面前稳住心神,在亲情面前守住底线,真正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始终坚持“修身齐家”的自觉,筑牢忠诚干净担当的道德根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良好的家风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焦裕禄同志一生清贫,却始终教育子女“不能搞特殊”;谷文昌同志临终嘱托“不要让家里人搞特殊化”;李宏塔同志传承红色家风,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这些优秀共产党人用行动告诉我们:家风清正,方能心无旁骛为民干事;家风严明,才能行稳致远不负人民。党员干部要把家风建设作为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内容,自觉将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落实到家庭教育中,用良好家风涵养初心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要在“八小时之外”持续发力,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

始终坚守“崇德向善”的信念,弘扬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品格。家风连着作风,家风折射党性。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不仅要讲政治、守纪律,更要重家风、树新风。朱德同志曾说:“要做一个自自然然的共产党员。”何为“自自然然”?就是不尚空谈、干字当先;就是不计名利、任劳任怨;就是坚守本分、保持本色。这种朴实无华的品格,正是清廉家风的真实写照。张桂梅不图名利,帮助2000多名山区女孩走出大山,圆了大学梦;廷·巴特尔扎根草原40多年,带领牧民走上了致富道路……他们不仅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为民造福的宗旨,也以优良家风感染和带动了身边人。党员干部要以他们为榜样,锤炼为民服务、为民造福的执着品格,以清廉家风推动党风政风民风向上向善。

始终秉持“久久为功”的韧劲,赓续红色家风的精神血脉。家风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久久为功。它既是一种精神传承,也是一种文化积淀。从毛泽东同志“恋亲不为亲徇私”,到周恩来总理“十条家规”这些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今天,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弘扬这些宝贵的红色家风资源,结合新时代特点不断赋予新的内涵。要深入挖掘本地历史人物、革命先烈、先进典型中的家风故事,讲好“家风里的党史课”,引导党员干部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增强家国情怀。同时,要广泛开展“廉洁家访”“家庭助廉”“家风故事会”等活动,推动廉洁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营造崇廉尚洁的良好氛围。

通过示范引领、教育引导、文化熏陶等方式,让清廉家风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在春风化雨中落地生根,使家风建设真正成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支撑。(作者:洪嘉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