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专题聚焦> 小莲说纪
小莲说纪|“饭局三问”避免误入“饭局门”
来源:杭州廉政网      发布时间:2015-06-04 10:19:29
  钱钟书老先生说“吃饭还有许多社交的功用,譬如联络感情、谈生意经等等”,中国人首选饭局作为社交方式的人占绝对多数。那么,如何合情合规的参加这些饭局呢?为防止误陷“饭局门”就必须做好“三问”!
  第一问:问清谁买单
  私人聚会“公款买单”是大忌,买单者“误人误己”,参加聚会的党员干部也会“被牵连”,使本可轻松愉快的私人聚会变了味。

  另外,也要谨防聚会中的“不速之客”来买单。有一个领导曾讲过一个故事。在一次战友聚会时,有个战友带了一名“光头、纹身、挂粗项链”的朋友来参加,这人果然请托办事并抢着买单,这位领导见事不妙及时借故离席。事后对战友严肃申明不能再发生这种事情。

  当事人、请托人、利害关系人以及管理服务对象以“朋友聚会”名义安排的吃请,自然应当拒绝。

  第二问:问清和谁吃

  私人聚会要特别注意参与对象,除了客人来访、朋友聚会等正常人情接待往来,其他以同学会、老乡会等名义举办的明显带有小圈子性质的聚餐活动,应明确拒绝或自觉回避。

  在私人聚会中,如果席中出现“新朋友”时,小莲提醒您要特别谨言慎行。有不少同事都有过亲自经历,常有陌生电话打进来,热情洋溢地问候一番,再讲“我现在正在和谁谁谁在一起……上次在哪一起吃饭……什么时候再聚聚聚”,还没搞清楚对方是谁就被挂断了。估摸着对方是以此来拉近乎,目的是想借自己的公职身份来影响他们的业务。

  第三问:问清在哪吃

  其中一个敏感的地方是“会所”。公职人员不得出入私人会所,更不得在私人会所、高消费娱乐场所安排吃请或参与他人安排的吃请。

  还有一个敏感的场所是“单位内部接待场所”,比如装修不错的食堂。这些场所必须用于本单位正常的公务接待,不得用于接待本单位干部职工的私客,也不得出借给外单位人员接待私客。
  总而言之,对于其他吃请人情况、吃请动机、吃请范围不明的饭局,要随机应变,自觉回避,厘清“有问题”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