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焦点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要闻 > 浙江焦点
浙江实现三级派驻纪检机构全覆盖 发挥“探头”作用 聚力监督执纪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17-03-06 10:15:39

“省一级派驻机构共设置派驻纪检组35家;11个市共设置派驻纪检组397家,监督957个单位;89个县(市、区)共设置1325家派驻纪检组,实现对5249家县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监督。2016年,全省各级派驻纪检机构共立案1863件,纪律处分1974人。”记者近日从浙江省纪委了解到,截至目前,浙江省已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市、县三级纪检派驻机构全覆盖,这是该省各级派驻纪检机构一年来探索有效监督交出的一份“成绩单”。

“在驻在单位领工资、占编制,监督哪来底气?和驻在单位干部同锅吃饭,监督怎么拉得下脸?”曾经的尴尬局面,束缚了纪检干部的监督执纪工作。

一年的派驻机构改革探索,让浙江省找到了“统一管理”这一解题妙法。在探索建立省纪委派驻机构日常工作交流和协作制度的基础上,去年5月,省纪委研究印发了《进一步完善省纪委派驻机构执纪审查协作机制的通知》。6月,该省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与省直派驻机构工作联系的通知,规范省纪委各部门与派驻机构的工作联系,严格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一系列制度规定,为全省各级纪委派驻机构认真履责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对此,不少派驻纪检组组长深有感触:“有领导、有依靠、好履责,派驻机构改革后,我们感到肩上的压力大了。”

“转变管理方式,是为了更加有效监督。相关配套制度,也正在完善之中。”省纪委相关负责人说。目前,省一级派驻纪检组均已实现统一管理。杭州、宁波等7个市纪委参照省纪委的做法,也已设立具体职能部门,专门负责派驻机构的日常管理,其他地市也正在筹划中。

浙江省三级纪委派驻机构实现全覆盖后,省纪委驻省科技厅纪检组组长郭丽华很快接到一项新任务,除省科技厅外,她所“挂帅”的纪检组还将同时负责监督省科协机关。

“监督谁,怎么监督?”郭丽华的疑惑很快通过口头廉情汇报会找到答案。

省纪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2015年3月份开始,省纪委创新方式方法,尝试通过派驻机构主要负责人向省纪委领导口头廉情汇报等方式,提高派驻机构监督刚性。口头廉情汇报原则上每两个月举行一次,遇驻在单位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或发现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主要领导存在严重腐败和“四风”问题时,派驻机构负责人可以随时向省纪委书记或副书记进行汇报。

省纪委驻省财政厅纪检组组长徐首红说,口头汇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有效监督驻在单位工作情况。汇报时,省纪委领导不仅指出工作中的问题,还开出整改的“药方”,说是汇报,但更像“问诊”。

如今,口头廉情汇报已作为省纪委加强派驻机构管理,倒逼派驻机构监督履职的重要制度之一,迄今已进行4轮。

为让“探头”真正发挥作用,省委、省纪委还先后出台《派驻机构履行监督职责办法》、重大事项随时汇报等制度规范。各地也绘制了更精细的“作战图”:杭州市纪委制定《杭州市派驻机构履职工作办法》,指导各派驻机构建立健全派驻工作清单;丽水市纪委把派驻机构履行职责任务情况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压实监督责任。

新任务要求新能力。去年,省纪委组织安排19批约90名派驻机构纪检干部参加中央纪委组织的培训;还分3期对全省1500余名省、市两级派驻机构纪检干部进行集中轮训,各市纪委对4000余名县派驻机构干部完成轮训。一年以来,全省各级派驻机构共向监督单位提出问责建议3300多条,督促相关部门对4000多名责任人员进行了责任追究。

“办案力度大了”“监督执纪越往后越严了”,从浙江省党员干部口中,不难发现各级纪委派驻机构的新变化。但派驻纪检工作并未就此止步,仍积极强化对驻在单位的日常监督,持续聚焦全面从严治党。

找准驻在部门、单位存在的从严治党不力,管党治党失之于宽松软等问题,首先需要通过量大面广的谈话走访工作才能掌握充足的信息。

在开展廉政谈话工作方面,驻省人大机关纪检组制定出台《廉政谈话暂行办法》,及时发现问题苗头。目前共开展一般性廉政谈话116人次。

在省直派驻机构纪检组组长定期与驻在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开展谈话工作的同时,绝大多数派驻机构都迅速建立并集中管理驻在单位领导廉政情况信息,派驻机构工作重心转向了发现问题、报告问题、处置问题。派驻机构对驻在单位领导婚丧嫁娶要了解,房子票子车子要了解,出国考察学习要了解,家属亲属干什么要了解,甚至连领导出差去什么地方、住什么房间也要了解,派驻纪检干部勤打听“张家长、李家短”已成了新常态。

一年以来,全省各级派驻纪检机构通过日常监督,共发现监督单位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等方面问题1.6万多个,其中,省级700多个,市级4100多个,县级1.1万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