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焦点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要闻 > 浙江焦点
嘉兴:筑牢"第一道"防线 让廉洁成为习惯
来源:浙江省纪委监察厅网站      发布时间:2016-12-21 09:13:58

“依我看,现在党管干部真的挺严!”最近,嘉善县天凝镇南星村村民蒋海根接受了村干部徐某的道歉。一个半月前,蒋海根发现医保中的几笔医药费迟迟未报,便特地来到村部打听。碰巧遇到徐某,蒋海根就向他说明了来意。“这事不归我管,我不清楚,你去问别人吧。”徐某急着外出,简单回答后,便上车离开。

“老百姓的事,村干部不管哪个管?”蒋海根一怒之下,拨通了镇纪委的举报电话。“说实话,我也没抱太大希望,隔天就忘了这事。”他说。但令他意外的是,两天后,满面歉意的徐某与村里的纪检小组长,一同敲开了他家大门。

如今,在嘉兴市,基层干部并非只有涉及“吃拿卡要”等违纪才会“摊上事”,如有不当言行,激化了社会矛盾,也要负责任,这是探索实践“四种形态”,尤其是在第一种形态上狠下功夫的生动写照。据初步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已对303名党员干部开展了信访谈话和函询谈话,组织处理27人,纠正轻微违纪问题58个,澄清问题165个。

筑牢防线,让党纪党规入脑入心

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是否意味着反腐败力度减小?一些党员干部对实践“四种形态”还存有疑惑。

党纪严于国法,认识决定态度。嘉兴市委把实践“四种形态”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要求切实落实好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注重加强对党员干部党章党规党纪,让纪律和规矩入耳、入脑、入行,对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早发现、早处置,防止小错误养成大问题。

实践“四种形态”,党委绝不能撂挑子。市委书记带头上党课,专门召开书记专题会、市委常委会,一次次专题学习党章,一遍遍强调纪律规矩,并与新提拔市管领导干部进行廉政谈话,压实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市委常委们结合工作实践和分管领域,畅谈学习党章、准则条例的感悟体会,并赴各地各部门上专题党课。

同时,嘉兴市不断加强纪律宣传,开展了“以案说纪”,筑牢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的第一道防线。对全市1万多个基层党组织、22万多名党员进行《准则》、《条例》普及性宣传。在全市党员干部中组织开展“学党章、守纪律、讲规矩”、“树家风、促党风、带民风”等系列活动,编印《嘉兴名人家风家训》读本,通过微信公众号播放“微廉课”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引导党员干部时时处处遵纪守纪,营造崇尚廉洁的社会氛围。

嘉兴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陈刚表示,经过一系列的纪律教育,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对落实“四种形态”和“纪在法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强化了党章党纪观念,对党纪政纪、廉政法规更加心怀敬畏。

防微杜渐让谈心谈话成为常态

“在一次群体性事件中,有2名党员干部大肆转发现场视频,被社会不法分子利用,造成不良影响,这是违反工作纪律的典型案例。”、“局机动中队一名值班人员,因开执法车取包裹被纪律通报,这告诉我们纪律问题无小事。”......

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纪律教育活动在嘉兴市纪委举行,市纪委常委张黎群与民政、人力社保、市场监管、质监、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的10位县处级领导干部围坐一圈,谈心交流。结合“一准则两条例”,大家畅谈学习认识,并结合单位、岗位实际,围绕践行“四种形态”,对近期查处的违纪案例,从主体责任落实、党章党纪党规、部门系统特点、廉政风险防范等方面,剖析病因、深挖病根,在“红脸出汗”中发挥了提醒警示、纪律教育的作用。截止目前,全市已有370多名县处级干部、近千名乡科级干部和逾万名基层干部参加了“谈心式”纪律教育。

“这样的教育形式是党内严肃政治生活的一种创新,是对我们干部的一种爱护、教育。”市质监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桂红蕾说,“打开天窗说亮话”,通过正面引导、反面警示,进一步认清了承担的责任,增强了公仆意识,做到不忘初心、干好工作。

为了让谈心谈话更具实效,嘉兴市明确要求谈话会要重点围绕学习贯彻党章党规党纪情况、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情况、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情况等开展讨论交流。同时,谈话前告知与会人员主题,力求提前思考、早做准备,谈话时则要求与会者必须讲具体事例,用自己的事教育他人,用身边的事警醒自己,以此增强谈话的针对性和教育的有效性。

小病严治让廉洁成为习惯

大额公款就餐消费分次开具多张小额餐费发票,掩盖超标准接待的问题;操办婚宴分批次、小规模、多地点进行,亲戚朋友明着请,管理对象暗里请,化整为零规避组织检查;农村乱搭乱建,土地违法背后有镇村干部作为“保护伞”……

问题早发现,关口提前移,病因早铲除,在抓早抓小中管住“大多数”。为此,嘉兴市探索开展了“找问题”行动,全市纪检监察组织主动出击,紧盯纪律规矩执行漏洞,通过正风肃纪、专项检查、党风巡察等方式,拓宽问题发现渠道。对照“六大纪律”,围绕线索处置、纪律审查、执纪审理等各个环节,对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按照“五类标准”准确研判、快速处置,对涉嫌违纪的迅速核查,确保问题线索“零积压”。

层层压实责任,让小问题发现在基层,解决在一线。如利用信息化平台,海盐县建立了廉情信息预警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评估问题线索,实现了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海宁市创造性开展巡审联动,纪检、审计等部门合力推进,已累计发现各类违纪问题500余个,提供案件线索21条。桐乡市建立分层分级“找问题”机制,去年以来,共排查问题线索187条次。

无病预防,初病早治。去企业调研顺手拿走2包烟、接受被监管对象吃请,外出考察顺路到景区旅游等一些以前不被在意的“小问题”,都被纳入了监督执纪的视野。对于发现的问题线索,嘉兴市各级党委主动落实主体责任,综合运用批评教育、谈心谈话、组织处理等多种方式,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的良好氛围。(嘉兴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