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要闻 > 全国要闻
阅读是一生的功课
来源:杭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5-04-23 09:46:52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一本好书往往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如今,国人的阅读情况怎么样?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近日公布的调查显示,2014年,我国成年人人均阅读纸质图书4.56本,比2013年的4.77本略有减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8.1%,较2013年上升了8个百分点。另有调查显示,全国约3亿人常用手机阅读,杭州则跻身十大数字阅读城市行列。

  通俗地说,现在人们读纸质书偏少,很多时间都用在了手机阅读上。

  对于这一点,社会上历来有争议。其实,大可不必纠结读纸质书好还是电子书好,它们都只是阅读的载体而已。翻阅纸质书,更能感受到书香浸润的愉悦;电子书则具有携带方便、成本低等优点。选择传统阅读还是电子阅读,只是个人偏好的问题,并无高低优劣之分。

  我们真正该关心的,是读什么样的书。当下国人的阅读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浮躁功利,二是低质低俗。古人早就说过,书中自有千盅粟、黄金屋、颜如玉,不过问题也恰恰在这里,从古至今,很多人读书,都是奔着功利去的。远的不说,就看现在,很多书店里,摆在显眼位置的,都是成功学、励志学、厚黑学一类的书;各大机场的书店里,电视屏幕上几乎清一色的中年男人在大吼如何成功。低质低俗则在电子阅读领域表现得比较明显,一款知名的手机阅读软件上,阅读量最多的小说是《总裁一抱好欢喜》;在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和阅读”上,排名靠前的同样也是玄幻、言情类文学作品。电子阅读的质量令人担忧。

  不是说这些书就不能读,但是,如果此类阅读成为主流,对个人、对社会都是弊大于利。带着功利目的去读书,内心往往是焦躁压抑的,感受不到阅读的美好。我们不时听闻高三学生在高考后疯狂撕书,可以想象,在他们心里,读书是一件多么痛苦不堪的事情。还有很多人为留学、考证、升职而看书,这样的阅读,始终伴随着苦闷与烦躁。至于低质低俗的阅读,更难以获取知识的营养,对自身成长无益。

  读书,不妨读一些“无用”之书。多读自然科学类图书,可以提高知识水平,完善知识结构;多读历史地理之书,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多读人文社科之书,可以增强对世界、对人生的感悟。不带功利目的而读书,才能除掉精神上的枷锁,用自由的心去领略人类文明的博大精深。读“无用”之书,很难直接促使人们获得“成功”,但是,这些书能修身养性、陶冶性情,一个博学、睿智、优雅之人,何尝不是人生赢家?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阅读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成本最低的方式。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阅读水平。“崇学”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精神追求,也是当代浙江人的共同价值观。杭州不仅要有满陇桂雨,更要有满城书香。阅读是一生的功课,拿起书吧,让我们一起感受阅读的温暖和美好。(王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