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焦点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要闻 > 浙江焦点
车改后,浙江公车使用这样“上锁”
来源:浙江省纪委监察厅网站      发布时间:2016-12-21 09:15:41

今年浙江省公车改革全面启动后,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调研、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符合规定的一线执法执勤岗位车辆等。

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中央继八项规定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推动各级党政机关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的有效举措。车改全覆盖后,如何继续管住“车轮子”?浙江各地这样为公车“上锁”。

织就“天网”管住车轮

杭州通过在公车上装GPS定位系统,充分利用公安部门的“天眼”、市民的移动手机端等,构建起了公车使用监管的“天罗地网”。

作用很明显,如“天眼”抓拍到淳安县水利水电投资有限公司驾驶员王某,开着公车回老家吃饭。老百姓通过微信“随手拍”,拍到杭州市淳安县金峰乡的协警方某,利用午休时间骑警用摩托去垂钓。为畅通渠道,加大监督力度,杭州廉政网推出了“四风”问题监督举报曝光专区,欢迎网友对公车违规行为等进行监督举报,并畅通微博、微信、网站和电话举报渠道,“廉洁杭州”微信开通“随手拍”,市民若发现公车违规等现象,可随时随地向纪委举报。

慈溪市纪委借助公安部门“天网工程”,对全市党政机关及下属单位所属的公务用车进行“轨迹”追踪,2014年以来,共通报16起违规使用公务用车行为。据了解,随着村级天网的稳步推进,至2016年底,慈溪市预计可以建设整合视频监控点近1万个,初步实现城区与乡镇主要道路都有监控覆盖,当然也让违规公车无处遁形。

监测油量源头管控

衢州市衢江区纪委(监察局)成立检查组,对今年以来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加油卡使用情况开展专项检查。检查组采用大数据分析与天网工程行车路线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内公车用油情况进行逐一排查,对筛查出的疑点车辆进而通过查阅车辆使用情况、加油对账明细单、调取监控视频等方法,再次进行核查比对,共查出加油卡违规使用问题公务用车5辆。

监控“抓拍”痕迹管理

舟山市岱山县纪委在实行节假日公务用车定点封存的基础上,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利用高科技手段不定期查询公车被各主要路口摄像头“抓拍”的行车记录,根据记录连线生成被查询车辆的行驶路线,精准锁定“偷跑”出来的公车。对有嫌疑的车辆,县纪委通过下发函询通知书的形式,责令动用公车的单位讲明情况,并督促派驻纪检组作进一步核实。经查实属于违规使用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今年以来,岱山县纪委通过该平台,共下发函询通知书40份,对查实的8名公车私用当事人进行严肃处理。

完善制度动态监控

“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和要求,不得将执勤执法、机要通信、应急保障公务用车用于个人上下班或者领导干部固定用车,不得将公务用车用于非公务活动,公务人员不得既领取交通补贴又违规使用公务用车。”日前,湖州市南浔区纪委派驻第一纪检组这样提醒综合监督单位。

针对公车改革后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强化对公务用车的纪律监督,南浔区纪委督促各相关单位制定公务用车管理办法,明确公示、备案、审批、使用、保养、维修、管理、问责等事项,实现公务用车管理制度化。实施动态监控,密切关注公务用车制度落实情况。公车改革以来,已督促各单位制定公务用车管理制度16个,累计进行动态监控1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