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要闻 > 杭州新闻
纪检人手记 | 执纪监督更体现于平时“咬耳扯袖”中“治病救人”
来源:杭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6-11-08 10:02:00

记得那是进办案基地的第七天,杭州的盛夏,酷热。他正在埋头书写自己的错误认识。就在刚才,他初次交代了单笔受贿30余万元的违纪问题。他的神情已经没有了初时的焦躁,换之以释然的轻松。他偶尔会停下笔来翻翻党章,偶尔会起身要点纸巾,擦拭泪水。

他职级不高,乡科级兼下属国企法人、区人大代表。不显山不露水,但是权力直指工程建设和应急抢险领域。光环背后,却是“工作时间外出赌博、与他人保持不正当两性关系、父亲在其任职公司空享社保、哥哥在其企业承接业务共同贪污、工程建设规避招标指定发包从中受贿、提取公司业务回扣直至索贿……”仅仅十年时间,他的贪欲如洪水猛兽般喷涌而出,从破纪到破法,一路沉沦。

而此前的他,是“因家中贫苦被迫辍学,边做篾匠边自学,最终考上大学进入城市的农村大学生”。如今,那一幕幕艰辛与不易都被抛到九霄云外了。从工作之初业绩突出,早早走上领导岗位,且极有可能继续受到提拔重用,到最终倒在违纪的红线上。本该是个不折不扣的励志起点,最后却划出了悲剧的轨迹。

我看完案卷,不由得为这个曾经的基层“能人”感到可惜、可叹。我已经不太记得清楚多少次面对他这样的“极少数”。随着次数增多,来不及拉一把的遗憾也在逐次累积。曾不止一次地设想,如果他们可以重新选择,如果及时找他们谈谈话,给他们踩踩刹车,他们的命运是否从此改写?答案无疑是肯定的。渐渐地,我越发清晰地认识到了谈话提醒的价值所在,在我看来,执纪监督的意义并不仅仅是查办多少大案要案,更体现于平时的“咬耳扯袖”中“治病救人”。

常听同事说,日常谈话很难把握,工作中有顾虑,多多少少都有尽量少谈,或者多谈功绩少谈问题的情况,而且特别担心红脸出汗的谈话,会出现相互难看的局面。而在我看来,谈话提醒恰恰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战争”。

作为一名纪检干部,在与谈话对象交流时,我更注重以心换心的平等交流。并不是每次谈话都需要指向处理、处分,更多的是提醒、帮助对方。党培养一个干部不易,实践执纪监督的“四种形态”,是真正体现党对干部的严管厚爱。(上城区南星街道纪工委副书记 张雅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