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世前一小时,基层纪检干部余延安还在电话里跟请教案件问题的同事说,再核实一遍卷宗,自己一会儿就去办公室帮忙。没想到这通电话竟成了他临终前的工作遗言。“纪检卫士”余延安的先进事迹被写进了长篇报告文学,将于近期面世。
12日下午,由杭州市文联、杭州市纪委、淳安县纪委共同主办的长篇报告文学《平凡的坚守——“纪检卫士”余延安》作品研讨会在杭州举行。浙江省纪委、杭州市纪委、杭州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市文联、淳安县等相关单位领导、嘉宾和省市知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参加了研讨会。
《平凡的坚守——“纪检卫士”余延安》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杭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博君花费2个多月时间创作完成的。
“自认为是个理性的人,在这次创作中却不止一次地泪眼模糊。”作者陈博君在作品研讨会上这样说。他多次赴淳安县,采访了余延安的亲人、同事、朋友,获取了大量丰富的素材。他逐渐了解到,这一切正是源于余延安的坚守,他对纪检干部原则的坚持。他没有做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却做到了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
作品以翔实的故事、朴实的语言、细腻的笔触,真实而又立体地再现了杭州市优秀共产党员、淳安县纪检干部余延安坚守信仰、对党忠诚、爱岗敬业、清正廉洁的形象;在平凡中铸就伟大,在坚守中书写平凡的感人事迹。该作品成功塑造了新时期纪检监察干部的新形象,彰显了当代共产党员的崇高品格和优良作风,传递了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几乎每一个读到这部报告文学的人,都会被感动。杭州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敏在阅读时“眼泪一直在眼圈里打转”,她深深震撼于余延安每天做四次透析、仍坐公交车上班的坚持。
“平凡”与“坚守”正是对余延安的最好概括。余延安低调地工作,默默地坚守,却给身边的人、读者留下了余震。
参加研讨会的领导和专家在研讨会上畅谈感想、各抒己见,一致认为《平凡的坚守——“纪检卫士”余延安》从细节着眼,从平凡的事迹写起,把余延安身上那种“冷与热”“轻和重”“柔和刚”的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作品也因而呈现出深度和厚度,既可读、可信、可亲,又令人感怀、引人深思,是一部兼具文学价值、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优秀作品。(实习生 仇辰 记者 张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