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要闻 > 杭州新闻
富阳市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九统一”
来源:富阳市纪委      发布时间:2014-11-08 10:43:16

  

  近年来,我市按照“三个到基层、三个有利于”的工作目标和“十个一”的建设标准,通过“试点示范,会议推进,包干督查,媒体监督”等有力措施,积极推进乡镇(街道)、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完善三级服务体系。现我市276个行政村均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共有全程代理员804人,总面积达11085平方米。服务事项从原来的40项增加到了120余项,2011年1-6月份,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代办服务事项25084件,比去年同期增加6000余件,办结24851件,办结率99.07%。实现了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全覆盖和服务规范“九统一”。

  一是统一组织领导。研究制定了《富阳市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纪委组织协调、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群众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政府(办事处)成立便民领导小组,落实分管领导,全面负责便民服务工作,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主任由村党组织书记担任,抓好代办服务工作。

  二是统一机构名称。25个乡镇(街道)统一设置了综合性办事机构——“xxx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 负责乡镇(街道)本级便民服务工作,并对村级便民服务工作进行管理、指导、协调。276个行政村在社区服务中心增挂 “xxx村便民服务中心”的牌子。全面负责村级便民服务工作。

  三是统一办事制度。梳理了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办事公开制、AB岗工作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全程办事代理制、首问责任制、失职追究制、代办事项流程图等十项工作制度,并上墙公布。进一步明确了各级便民服务工作工作职责,建立了与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市投资项目代办服务中心分工协作、相互配合、上下互动、全程服务的工作机制,共同做好项目代办服务工作,较好地解决了农村社员办事“找不到人”、“摸不到门”和“跑断腿”的现象,有效的缓解了群众“办事难”问题。

  四是统一工作流程。按照申请、受理、办理、回复四个环节为村民办理或代办审批服务事项。并对审批服务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将服务事项名称、设定依据、申请条件、办理程序、承诺期限、必备资料、收费标准及依据、申请书示范文本、咨询投诉电话等内容,以“一事一表”的形式通过网上政务大厅、办事指南、公示栏等形式向社会全面公开,主动接受办事群众监督。通过审批条件公开、办事规则公开、服务流程公开、办理结果公开、监督方式公开,推进了审批权力阳光运行。

  五是统一了公示栏。设立专门的公示栏,公开代办员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当前去向等信息,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

  六是统一服务台帐。制作了代办服务登记薄,按照“一门受理、统一登记、统一上报、一门反馈”的运作模式,对代办服务事项进行统一登记。建立了服务台帐,做好服务事项的登记、答复、转办、反馈和归档工作,基本实现了墙上有制度、办事有规则、服务有台帐。通过全程代办制的实行,促进了服务方式的转变,提高了办事效率,改善了投资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减少了社会矛盾,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七是统一服务事项。对全市涉农事项进行了清理,制作了“一事一表”服务指南。服务内容包括社会保障、计生服务、行政审批、社会事务、综合服务5个大类。

  八是统一网络平台。开通了网上申报平台,组织相关人员对网上审批系统操作进行学习培训。完善了网上服务功能,实现了市中心与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便民服务室的联网,开辟了“网上申报、网上预审、网上反馈”通道,提高了服务效能,降低了服务成本。

  九是统一考核管理。建立了服务绩效考评制度,把乡镇(街道)、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和服务绩效纳入乡镇(街道)常规工作年度考评内容,每年开展乡镇(街道)、村优秀便民服务中心评选活动,有力地推进了便民服务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