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专项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日前表示,中央部署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排查工作以来,该市认真贯彻落实,扎实推进工作,“决不打折”,共自查工程建设领域项目4128个。
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确保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落实和推动反腐倡廉建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该市此次专项治理排查工作主要涉及三大方面内容。
在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方面, 该市对涉及工程建设领域的新增中央投资扩大内需项目的实施情况,多次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防范重大违纪违法行为发生。
在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方面,该市通过排查共发现超投资、超概算等各类问题962个,罚没、补交款项累计达近7亿元。先后制定出台一批涉及规范工程建设领域物资采购和资金安排使用等方面的长效制度。
该市还承担着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重要援建任务。此次排查,该市将抗震救灾资金物资和灾后恢复重建列为重点内容之一,市领导多次率队赴川检查指导,该市有对口援建任务的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市和临安市,也相应制定了监督检查实施办法,派出检查组赴川监督检查。据统计,该市共检查76个援建项目,涉及金额近4.5亿元。
据了解,当前该市专项治理排查重点包括:排查解决一批突出问题,重点抽查工程建设项目决策、招投标活动、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管理、城乡规划管理、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等内容;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避免和挽回资金损失;提出深化治理对策,完善规章制度,健全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和行政行为。
其中,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是该市专项治理排查工作的特色之一。该市要求项目主管部门提供项目审批、核准和监管信息,建设单位提供项目招投标、施工管理、合同履约、质量检查和竣工验收结果等情况,以政府门户网站等为主要平台及时公布,解决工程建设信息公开不规范不透明、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问题。完善工程建设领域信誉评价、项目考核、合同履约、黑名单等市场信用记录,整合有关部门和行业信用信息资源,建立健全全市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系统,建立健全失信惩戒制度和守信激励制度,解决工程建设领域信用缺失等突出问题。
为此,该市以清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为抓手,全面清理规范行政权力,第一批50个市直部门已清理核定9338项权力事项,统一编码后在网上公布;3090项权力事项实现网上运行。同时,改造开发行政审批、行政处罚、建设工程交易、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土地交易等8个电子监察子系统,加强对涉及工程建设领域行政行为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