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市清凉峰镇积极推行“55118”为民服务工作法,使“便民”服务向“为民”服务升级,进一步形成服务便捷、操作简便、运作高效的“全覆盖、全过程、全参与”的为民服务体系,架起了为民服务的新桥梁。今年以来,该镇通过“55118”为民服务工作法,已现场接待来访办事群众250人次,现场办理问题65件,让广大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服务。
一是推行“5个必访、5个必到”,实现常态化服务。该镇要求每个驻村干部(农村工作指导员)做到“困难户必访、残疾人必访、危房户必访、信访户必访、孤寡老人必访;突发事件必到、各类灾情必到、重要活动必到、工作会议必到、纠纷调处必到”。通过“5个必访、5个必到”,每一位驻村干部对于所联系的村,心里都有一张“活地图”、一本“明细帐”,每当村里有突发事件、灾情、重要活动、工作会议和纠纷调处,驻村干部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撑握第一手情况,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及时处置各类突发情况。
二是坚持“每周一到村现场办公”,实现组团式服务。该镇由85名机关干部组成17支服务团队分别联系17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由村两委干部、大学生“村官”和村级配套组织人员组成若干个村级服务团队。镇党委、政府规定镇机关干部每周一,由联村班子成员或联村负责人带队到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与村两委干部一起现场办公,接待来访办事群众,做到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并根据群众的需求和问题的难易程度,实行“五个办”:对于残疾人、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进行“上门办”;对于办理养老保险、民间纠纷调处等当场能办理的,进行“即时办”;对于农民建房审批、合作医疗报销等需要时间办理的,进行“承诺办”;对于需驻镇单位部门共同解决的,现场联系驻镇单位部门,进行“联合办”;对于需职能办公室办理的,由联村服务团队把问题带回镇里,由镇主要领导签发,交由职能办公室或联系市相关职能部门办理,进行“督查办”。
三是开通“18条热线电话”,实现全天候服务。该镇在17个村政村和1个办事处开通了18条服务热线,向全镇农户公布热线电话,安排村两委干部、大学生“村官”和办事处干部24小时轮流值班,由值班人员作好电话记录,处理好日常事务,并及时向村书记、村主任和办事处主任汇报值班情况,对于需要应急处置的启动“5个必到”,由镇驻村干部会同村干部进行及时处置。对“18条热线电话”登记情况定期进行问题梳理,为镇服务团队“每周一到村现场办公”提供重要的参考。“18条热线电话”让广大群众特别是偏远的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及时反映自己的想法,使镇村干部能动态了解群众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