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市在去年大同镇试点的基础上,对以往的村级有关制度进行理顺、整合、提升,在全市各行政村全面推行“六事一日”工作法(即各行政村在固定的工作日,开展村民议事、民情恳谈、集体接访、集中审账、流水账公开、村级重大事项报告等活动,促进办事、理事、和事、督事、决事、评事“六事”工作规范有序,务实高效,促进村级组织管理服务的规范化、系统化、常态化),操作流程概括起来就是6句话,即:每日一人一记、每周一会一理、每旬一接一访、每月一审一报、每季一议一决、每年一述一评。
每日一人一记,集中给民办事。各村建立健全村干部每日坐班制、为民服务代办制和干部值班考勤制,公布干部值班表、值班时间、联系电话等。每天至少安排一名村主要干部坐班,同时安排若干名其他干部在村办公场所值班,及时受理村民反映的事项,当场予以答复和登记,对需代办的服务事项做好工作交接,突发性事件及时向村党组织书记汇报并通知相关人员赶赴现场处置。
每周一汇一谋,诚心替民理事。每周一或周日,召开村两委班子联席会议,汇总上周工作,谋划本周安排,传达党委政府的文件和会议精神,通报“片组户”民情联系和代办工作受理情况,研究分析村情民意,提出重大事项、重要工作的建议方案,报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议决,形成议事纪要;具体事项落实专人予以办理。涉及重大事项的,及时公示。
每旬一接一访,真情帮民和事。每旬固定一天有侧重地开展集体接访、集中走访或民情恳谈活动,结合开展“驻乡进村访户”、“片组户”民情联系服务、政法干警“联乡结村”,由乡镇(街道)班子成员、农村工作指导员(联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大学生村官、村警、和事佬协会成员等,有针对性地组成各种接访或走访组,集中倾听群众呼声,排查收集不稳定因素,现场调处矛盾纠纷。对一时难以化解的矛盾,面见相关当事人,做到情况明、底子清,依法依规按政策办理,给信访群众作出明确答复。
每月一审一报,倾力为民督事。每月下旬固定一天进行集中审账,村两委干部、村经济合作社管理委员会及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参加,经办人、证明人在场,在村监会监督下将月度收支情况进行审核、审批,汇总梳理后报乡镇(街道)会计代理中心(“三资”管理服务中心)。次月初,流水账在村务公开栏和“建德市村级财务流水账公开”网站上公开;对当月收支变化较大的,采取开会专门通报、流水账单派发到户等形式予以告之。
每季一议一决,开门求民决事。每季度末,按照“五议两公开”的程序步骤,对村两委周例会上理出的村级重大事项,组织召开党员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议、决。凡村级工程项目建设、集体资产处置、误工补贴标准调整以及其他关系村民切身利益、群众意见较为集中的事项,提交表决前,都要先开展议事活动,让党员群众代表人人表态,在吸收大家的意见建议后,再提交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表决,形成会议纪要组织实施。因工作需要,时间要求较急的重要事项,随时安排召开会议,进行议与决。
每年一述一评,广泛让民评事。每年年底,结合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干部履职承诺销账,组织召开年度“六事一日”工作绩效述职评议会议,通过向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发放村干部值班出勤、为民代办事项统计汇总表,由村党组织、村委会、村监会分别作以创业承诺兑现、村级项目实施、年度收支情况为重点的工作报告,接受党员和村民代表的评议。评议结果与村干部补贴、评先评优直接挂钩。测评满意度偏低的,乡镇(街道)党(工)委对其进行诫勉谈话,连续两次被评议不称职的,按有关规定终止其职务;村监会成员信用度得票未过半的,终止其村监会成员资格。
实践证明,推行“六事一日”工作法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化繁为简、连点成线,方便了操作、强化了执行。以往各部门出台的制度多,各类考核的台账多,现在把缺乏操作性的东西去掉,让村干部清楚每天、每周、每月都该干些什么,方便了群众办事,提升了服务水平。二是阳光施政、规范管理,保护了干部、加强了监督。通过制度的规范、程序的引导、过程的监督,既保护了干部,也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三是集体研究、民主决策,维护了团结、减少了失误。通过民主商议、集体决策,调动了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的积极性,广泛听取意见,集中大家的智慧,赢得更多的民意支持。四是尊重群众、沟通互动,服务了民生、化解了民怨。通过经常性地定期开展集体接访、集中走访,拉近了干群距离、增加了信任、增进了感情,摸准实情,真正把问题解决在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