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要闻 > 杭州新闻
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干部队伍·观点
来源:杭州廉政网      发布时间:2015-10-28 14:31:54

  近期,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学思践悟》关于“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干部队伍”专栏开篇就指出,纪律检查机关承担着维护党纪的重要职责,干的就是“打铁”的活儿,自身更要过硬。因此,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干部队伍,是纪检监察机关的政治责任。这支队伍在作风和纪律上偏出一尺,党风廉政建设离党中央的要求就会偏出一丈。与党中央的要求和广大群众的期望相比,纪检机关自身建设依然任重道远,决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放松。要适应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直面存在的问题,从严管理监督,建设一支忠诚于党、让人民放心的过硬队伍。

  中央和中央纪委高度重视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多次发表重要论述:

 

  习近平:

  在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后举行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总书记就提出“打铁还需自身硬”。纪律检查机关承担着维护党纪的重要职责,干的就是“打铁”的活儿,自身更要过硬。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工作,关心爱护纪检监察干部。特别要注意保护那些党性强、敢于坚持原则的同志,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按照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要求,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履行职责能力和水平,更好发挥监督检查作用。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总书记明确指出:各级纪委要解决好“灯下黑”问题,自觉遵守党纪国法,你们是查人家的,谁查你们?这个问题要探索解决。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总书记的要求更为明确和具体: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敢于担当、敢于监督、敢于负责,努力成为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这六个字,字字千钧,含义深刻,是总书记对纪检监察干部一系列要求的高度概括,把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忠诚是政治品格,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也是衡量纪检监察干部政治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准。纪检监察干部是党的忠诚卫士,一般忠诚不行,相对忠诚不行,必须绝对忠诚!没有绝对忠诚,就没有纪检监察事业。

  干净是做人底线,说到底就是要分清公家的、私人的,分清自己的、别人的,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得的不得,不该要的不要。纪检监察干部能否做到干净,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必须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时刻绷紧纪律和规矩这根弦。

  担当是职业素质,既然身为纪检监察干部,手握监督执纪之权,就必须“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牢牢守住党和人民交给的政治责任。

  在《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中,习近平指出,有权就有责,权责要对等。在消极腐败现象面前当好人,在党和人民面前就当不成好人,二者不可兼得。坚决查办案件,不是要和什么人过不去,而是要严肃法纪。“如果是你先同党和人民过不去、同党纪国法过不去,而我们不讲原则让你过去了,党和人民、党纪国法是不会答应的。”不抓党风廉政建设是严重失职,各级党委(党组)要落实好主体责任,各级纪委要履行好监督责任。

 

  王岐山:

  2012年11月30日,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王岐山在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时便强调,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并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自身建设。

  在十八大以来的历次中央纪委全会上,“用铁的纪律打造过硬队伍”已成为王岐山逢会必提的重点内容——

  2013年1月21日,二次全会上,提出“用铁的纪律打造人民满意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2014年1月13日,三次全会上,强调“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用铁的纪律打造纪检监察队伍”;

  2014年10月25日,四次全会上,要求“用铁的纪律建设全党信任、人民信赖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2015年1月12日,五次全会上,指出“落实监督责任,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并告诫全体纪检监察干部——“通过强化自我监督,真正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任务依然艰巨。”

  2015年9月23日,王岐山在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纪律检查机关担负着监督执纪问责的重要职责,自身建设更要过硬。

 

  部分纪检干部和专家观点:

  中央纪委常委、监察部副部长黄晓薇:纪检监察机关不是天然的“避风港”、“保险箱”,纪检监察干部也不具备天生的“免疫力”。在腐蚀与反腐蚀的严峻考验面前,纪检监察干部要始终做到心存敬畏、常怀戒惧,必须自觉接受党组织、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确保监督权始终在制度的笼子里规范有序运行。

  中央纪委驻司法部纪检组长韩亨林:不履行或者履行不好监督责任,纪检监察机关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要进一步树立和增强主业意识,不断巩固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成果,聚焦聚焦再聚焦,切实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监督执纪问责上来。

  广东省纪委书记黄先耀:“信任不能代替监督。” “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体现了从严自律的高度自觉、从严治党的彻底态度,向全党全社会进一步释放了反腐败无禁区、无特区、无盲区的强烈信号。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纪委书记吴胜卫:当前中央反腐力度空前,成效显著,尤其对纪检监察自身队伍建设要求高、纪律严。对内部发生的违纪行为,要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坚决查处,强化执纪者更应遵纪的意识。

  中央纪委廉政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孙志勇: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取得的成绩,主要体现了“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打铁还需自身硬”、以及改革创新等三个理念。在党纪国法面前,没有特殊党员。纪检监察许多工作都涉及到打铁还需自身硬问题,需要持之以恒地加强作风、纪律、班子和制度等建设。成立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就是完善内部监督机制的一大创新,体现了纪检监察机关刮骨疗毒的勇气和自我净化的决心。

  中国社科院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前段时间中央重点抓乱作为,让大家“不敢腐”。实际上,怠政的危害也很大。其中,对于纪检干部的怠政还有双重迫害,一方面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另一方面是纵容了腐败的做大。如果纵容纪律部队的怠政,一个突出表现是形成了大量的“腐败黑数”(确已发生但未发现,或虽发现但未惩处,因而没有计算到腐败案件统计中的腐败官员数量占腐败官员总数的比例),危害很大,容易小苍蝇变成大老虎,一只虎养成一群虎,现在也到了一个必须要解决的层面。第二,我们现在讲全面从严治党,实际上,越往后对于党政干部的执纪越来越严,那么下一步执纪者的要求也会越来越严。

  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教授贺夏蓉:就纪检监察干部来说,忠诚是根本,干净是前提,担当是基础。如果不忠诚,就不可能担当“党的卫士”之责;如果不干净,就没有资格担当“监督执纪问责”之责。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纪检监察机关在监督别人的同时也加强对自己的监督,不仅是保证这支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的客观需要,而且能够让监督真正发挥出威慑力,从而更加有效地遏制腐败蔓延的势头。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凯:十八大以后的一些纪检系统的腐败案例也说明除了纪检部门在反其他部门的腐败之外,对于纪检部门本身的腐败问题也是零容忍。整体来说,对纪检监察干部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对他们自身进行有效的监督,这样对内外才能公平公正。

 

  网友热议:

  网友“一江清水”: 古人云:“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须自成。”作为纪检干部自身素质首先要过硬,只有这样才能“治人”、“责人”和“成人”。 

  网友“小咖喱黄不辣”: 忠诚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共产党人最为可贵的政治品格,也是衡量纪检监察干部政治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准。对党忠诚,就要思想上坚守,政治上坚定,行动上坚决,必须坚守党性、矢志不移,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不断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成效取信于民。 

  网友“yuexiyue”: 正人先正己,“干净”是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的保障。对发现的违纪违法纪检监察干部,要严厉惩处。用惩处的“硬度”保障我们干部的“干净度”。 

  网友“岁月如歌小斌 ”: 没力量不能打铁,没胆量不敢打铁,没吃苦精神不想打铁。纪检干部就是要做一名合格的打铁匠,抡得起扬善惩恶的重锤,经得起党纪烈火的炙烤,吃得起得罪人的闷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