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杭州大湾区湿地,薄雾氤氲。一群东方白鹳掠过水面,激起阵阵涟漪。“快看,那边又来了几只黑脸琵鹭!”护鸟志愿者老陈兴奋地指着远处。这幅生机盎然的画面,正是杭州市钱塘区纪检监察组织监督保障“护鸟清网·清风行动”的最佳见证。
位于临江的这片生机勃勃的大湾区湿地公园,是街道托管的“飞地”。为履行好托管职责,该街道专门设置了飞地管理中队,负责该区域的综合管理工作。“网格巡查记录显示,‘飞地’区域上周的巡查频次不够。”在湿地保护站,临江街道纪工委监察办工作人员正对该中队履职情况进行检查。
这样的监督在此次专项行动中已实现常态化。临江街道纪工委监察办针对前期检查中发现的巡查频次不够、隐蔽捕鸟网发现率不高等问题,要求中队增加巡查力度,同时,推动相关部门落实执法人员随身配备的执法记录仪接入街道平安综治实时数据平台。通过“线上巡查+实地核验”“无人机+网格员”立体巡查体系,执法人员已发现隐蔽捕鸟网18处,发现率显著提升。“执法记录仪直传数字平台后,就像装上了‘天眼’,又快又准。”飞地中队南片分队王队长说。
“我们通过建立‘问题发现——交办整改——跟踪问效’闭环机制,确保街道此次专项行动从‘纸面部署’转化为‘地面战果’。”该街道纪工委监察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仅要管住捕鸟网,还要斩断背后的利益链。专项行动中,临江街道纪工委监察办联合辖区市场监管部门对餐饮单位、农贸市场开展检查,督促相关责任部门、村社向养殖户、餐饮经营户发放保护野生动物告知书,宣传禁止交易野生动物政策及生态保护要求,强化源头治理。目前,街道纪工委监察办已开展联合检查3次,相关部门向辖区养殖户、餐饮经营户发放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告知书561份。此外,街道纪工委监察办还要求相关职能科室畅通举报渠道,对群众反映的生态环境类信访举报做到24小时内核实、48小时内回应。在监督护航下,已推动督办清除捕鸟网具89件,取缔非法销售地点1处。
街道层面的生动实践,是钱塘区纪委监委系统性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的具体体现。钱塘区纪委监委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政治监督的重点,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通过建立“室组地企”片区联动监督机制,整合监督力量,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在全区全面铺开并走向深入。如该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牵头,联合相关职能部门、派驻纪检监察组、临江街道纪工委监察办、区城发集团纪委对大湾区生态湿地开展下沉式监督,针对监管漏洞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推动完善管理制度。同时,区纪委监委还推动相关部门创新推出“护鸟指数”评价体系,将护鸟条款纳入村规民约,并在重点区域组建护鸟志愿队,形成了人人参与、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自湿地公园建成以来,区、街两级监督力量已联动开展各类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专项督查70余次,推动整改问题10余个,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现在湿地里的鸟越来越多了,环境也越来越好。”正在巡护的志愿者老陈高兴地说。
在监督护航下,全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从“匆匆过客”变为“常住居民”,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生态保护是一项长期工程,监督必须持续发力。”钱塘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区纪委监委将持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监督体系,推动构建全周期、全链条、全要素的监督机制,让清廉之风护航绿水青山,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钱塘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