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诉望江街道城管科办事效率太低,他们答应帮我把屋顶漏水的部分进行维修,至今过去一周了,还没有动静。我打电话过去,城管科工作人员对我凶巴巴的,态度粗暴。我要求给个说法……”6月的一天,家住杭州市望江街道霞晖南村的小刘气吁吁地拨打了效能投诉电话。据他反映,两年前街道对其房屋进行平改坡后,一直没做防水层,现在只要遇到暴雨天气房屋就漏水。
挂下电话,望江街道纪检工作人员小陆心里“咯噔”一下。早在今年初,上城区已召开作风建设大会时已经三令五申,要横下一条心,加强改进作风建设,矛头直指党员干部不敢担当、不作为、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街道也对此作了部署,自那时起,街道动起真格,打出加强作风建设系列“组合拳法”。在这样的高压态势下,还有人敢逾越“红线”?!
在简单梳理相关情况后,小陆立即联系所在社区工作人员小韩,恰逢投诉人母亲在家,两人约定一道上门查看。经询问大妈,几天前曾有施工队员来家中维修,现在房屋不漏水了,就是有些水渍。
原来是场误会。小刘平时因忙于工作,和母亲沟通不多,而他误以为施工单位仍没有上门维修,故一再投诉。但解开了这个“谜题”,小刘还有一个绕不开的“心结”,那就是城管科工作人员的“初印象”。
很快,街道纪工委书记便找到当事人进行提醒谈话。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后,城管科工作人员坐不住了,一肚子委屈地说,“这件事本身不是我负责的,接到社区来电后,想想家里漏水总是不舒服的,我就马上联系了施工队……”“看他说话气冲冲的,我脾气也上来了,回了两句。”谈话人员当即提醒他要提高思想认识,接待群众来访要耐心细致、注意方式方法。“无论如何,不能跟老百姓发生正面冲突,这是我们工作人员的一条底线!有时工作做了群众不理解,甚至还要承受一些‘难听话’,你要受得了委屈。”一番谈心交心后,该名同志的心情渐渐平复。他感慨道,“以前总以为被纪委‘约谈’是要受处分的‘前奏’,现在想来实则是为了保护我们啊!”
后来社区回访该住户时得知,城管科已经协调联系施工队,帮助其对室内水渍部分作了油漆铲除、石膏喷涂和墙面粉刷。
尽管事情告一段落,但街道纪检工作负责人却没有因此舒一口气。事实上,今年以来,街道纪工委在改进工作作风、加强作风建设方面可谓是动足了脑筋,不仅开辟了“民情E点通”手机APP、“智慧望江”微信公众平台等“掌上监督平台”,引入了“两代表一委员”、民间督查员等社会监督力量,举办了党章党规学习等主题活动,而且还重点针对群众有反映、违纪有苗头的党员干部“唱唱红脸”,累计开展20余次谈话提醒教育。如今看来,这样的力度似乎还不够。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街道纪工委书记心中暗想,全面落实监督责任,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立起来,严起来。接下来,还须将同步加大监督问责力度,对于查实的涉及本单位党员干部不作为、不担当问题的,严格依纪依规进行责任追究,从而进一步疏通不称职、不适宜、不作为干部“下”的渠道。(作者:上城区望江街道纪工委副书记 耿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