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网上有一句传得很火的话,叫做“证明你妈是你妈”,相信作为每位社区工作人员看了都很有感触,红色的硬塑料把手和圆形章面,一枚来自最基层的社区公章堪称最忙碌的公章:新婚夫妻要生孩子,得社区证明其从未生育过;申领失业救济金,得社区说明其暂时还没找到工作;继承财产,得社区证明其亲属关系;办理执照,得社区证明开了店不存在扰民行为;中学生暑假社会实践,也得让社区证明其确实参与了相关活动;居民摔伤或撞伤,在单位报销的,需社区证明不是打架造成的;钱币污损了需社区证明是不小心造成的;……社区盖章,俨然是包办百事的“万能章”。究其原因,除了一些社区工作人员对公章使用认识模糊,搞不清楚究竟哪些章该盖、哪些章不该盖,难以做到很好地“把关”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社区的职责不明,居民对社区工作理解的错位。
那么,在大多数居民眼中,社区,这个被当作是目前城市中最小、最基层的一个社会管理单位,它所拥有的“小微权力”到底有哪些呢?
根据杭州市委[2014]66号文件,目前杭州市社区允许悬挂的组织机构牌子为: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站、社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等5个。杭州市直部门工作任务准入进社区的包括市委组织部的党建工作,市纪委的廉政文化建设,市委老干部局的离休干部服务等26个责任单位的29项工作任务。杭州市直部门盖章事项准入进社区的包括市委组织部的流动人员发展党员政审,市教育局的社会实践活动证明,市公安局的出入边境表格证明盖章等14个责任单位的22项印章。文件的出台,把社区最基层的权力装进了制度的笼子,当然,这也为社区盖章加足了“底气”。
在这个文件的总框架下,为了让社区居民更加直白的了解社区工作,杭州市上城区紫阳街道彩霞岭社区按照各个条线的工作内容,将公共服务项目一一罗列,制作成“社区权力清单手册”,即彩霞岭社区便民服务手册,方便居民随时“照单办事”,便于居民实时“照单监督”。翻开手册,就是我们的“社区工作者在您身边”,我们将社区工作者的照片,职位,分管工作以及联系方式一一注明,并将每个社工的网格分片罗列其中;在“公共服务”板块,包括了就业服务,养老服务,助残服务,退管服务,救助服务,计生服务,综合治理以及环境卫生共计八大块内容,每项服务下面都含有办理事项,办理对象,办理程序等细化项目,方便居民“对号入座”,此外,除去社区基本服务外,“清单”上还罗列了社区特色服务,例如,彩霞岭社区作为老年电视大学教学点,常年对老年居民开班授课;作为上城区社区学院的紫阳分院,经常性开展科普讲座;作为社会组织的孵化基地,长期为社会组织活动提供平台,等等一系列“透明“服务,方便居民按需索取。
聚沙成塔,这小小的权力清单,拉近了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距离,是社区为民办实事的基础与起点。小微权力清单尽管渺小,但不容忽视,他让我们的居务工作明明白白,让社工办事清清白白,让百姓监督清清楚楚,是“执政为民”群众路线的切实体现。(作者:上城区紫阳街道彩霞岭社区 徐元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