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要闻 > 全国要闻
基层纪委书记谈三转:三转后,我聚焦主责主业了吗?
来源:西湖区纪委      发布时间:2015-05-28 17:54:08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提出“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新要求,要求纪委聚焦中心任务,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切实扛起监督责任。“三转”后,纪检干部都聚焦主责主业了吗?西湖区纪委派驻机构纪检组长和镇街纪(工)委书记都纷纷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派驻区审管办纪检组组长曹慧建:作为派驻纪检干部,“三转”后,围绕“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职能定位,坚决把不该管的工作交还给主责部门。以前,自己都直接参与招投标、政府采购、中介机构比选、国有资产租赁拍卖等现场监管,“负责”窗口的管理考核,整天忙于“监督、签字”。“三转”后,把这些职能交还了区住建局、财政局等区属部门,转而对执行招投标制度、程序、作风效能的监督,有效解决以往越位和错位问题。同时,把主要工作精力向监督、执纪、问责上转,年初以来,通过对招投标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共发现问题12个,提出整改意见建议8条,发出效能监察提示单2份,提醒谈话5次,“倒逼”行业主管部门规范履职,做到讲纪律、守规矩。 

  派驻区教育局纪检组组长毛洁敏:我到派驻机构工作才一个多月,对“三转”前后派驻机构的工作无法进行对比,但在派驻岗位上实实在在干了几个星期,有几点感触。工作的定位上要有退有进。退出了业务分工,但在协助党委履行主体责任方面要前进一步。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是有机整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只有协助党委做好监督、检查工作,派驻才能做到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监督的抓手上要点面结合。教育系统的监督重点,主要集中在招生、保送、招聘、基建维修项目、物品采购等,除了面上围绕这些重点领域进行监督外,要选取1-2个突破点进行深抓猛挖。今年,我们选择了1个基建项目、2笔资金和3个维修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深入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以点剖面,举一反三。工作的方式上要一张一弛。目前,教育系统有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但在学生参赛推选、食堂验货定价、民办教育机构审批等环节依然还有未进“笼子”的权力。为此,今年将深化风险防控作为一个工作重点,推行开展“三张清单一张网”,协同各职能科室共同编制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固化工作流程,在网站上公开与流程相对应的监督清单,以“公开﹢监督”的模式,进一步查找防范廉政风险点,挤压自由裁量权。

  北山街道纪工委书记沈春根:“三转”以后,作为纪检战线上的新兵,如何聚焦主责主业,从何处入手抓主责主业?有时,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经常会思考这些问题。通过走访座谈、谈心沟通、认真思考、分析研究,我感到强化“两个责任”意识和“一岗双责”意识,是当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为此,今年我们重点抓三个方面的工作,推动“两责”落实。一是抓教育,邀请区纪委领导围绕“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等问题开展专题讲座,提高全街道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二是定责任,层层签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责任状,进一步明确任务,分解责任,传导压力,形成抓党风廉政建设合力。三是明措施,要求全体班子成员会同分管业务科室的同志一起,结合年度工作任务,排查党风廉政建设的薄弱环节和风险点,认真研究制定工作计划和防范措施,把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到业务工作的全过程。

  古荡街道纪工委书记张建美:镇街纪(工)委书记单设,专职专用,使我们能够集中精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了“责任田”,如何精耕细作?在当前“三转”新形势下,我认为,关键是要转变理念,强化监督,切实做到三个转变。一是由“监督事”向“监督人”转变,将焦点对准具体的人,加大对党员干部违规行为查纠和失职责任追究的力度;二是由“全程介入”向“事后监管”转变,把监督的重点更多地放在防止主体责任缺位上,放在事后纠错追责上;三是由“参与具体内容”向“制度建设”转变,避免把大量精力陷入繁杂的具体事务中,应加强制度创新,用制度堵住风险漏洞,最终实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留下街道纪工委书记江云:去年12月,我从一名人武干部,转任街道纪工委书记。履职半年多来,我逐渐明白,要抓住主业履好职,一定要有“坐不住”、“等不起”、“主动沉下去”的精气神。工作中,要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变事后查处为主动出击,如在“四治”河道、违建拆违行动中,及时约谈相关村社党员干部25人次,明确纪律和规矩,使党员干部带头拆除违建。同时,在坚持纪律和规矩刚性约束的同时,我们在执纪问责中也要带有柔性,坚持抓早抓小,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指出,经常性提醒,让“守纪律、讲规矩”成为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