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设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监督举报曝光专区,并开通手机客户端举报窗口,群众可直接用手机实现“一键举报”。手机客户端专区上线首日,党风政风监督室网络举报数据处理后台日均借鉴量由过去的250至300件,飙升为1033件,其中通过手机客户端举报的就有691件,约占总数的66.89%。这意味着平均每90秒就有一条举报信息从全国各地直接进入中纪委的信息系统。
网站开设曝光专区和手机客户端举报为何能成为反“四风”的“超级武器”?如何使用才能保障这款“超级武器”精准锋利,保护好举报者的利益?这将会对我国反腐败斗争以及作风建设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新华访谈》专访了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沈岿教授,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导师任建明教授。
全民反“四风” 被监督者想抵赖也难
记者:反“四风”网络举报专区为何受到如此热烈的关注,网络曝光专区以及手机APP的“一键举报”功能具备哪些优势?
任建明:反“四风”网络曝光专区和手机APP的 “一键举报”是中纪委紧跟形势又一创举。
一是方便快捷,大大降低了发现线索的经济成本。网络举报平台简化举报手续,降低举报门槛,尤其是手机举报平台,能够方便群众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拍照取证随时举报,实现反“四风”的全民运动,对违纪人员更有震慑。
二是举报信息完全性和对称性得到很大提升。文字与图片、视频配合,让证据可视化,信息量大大提高,比如公款吃喝、公车私用,有了视频证据,被监督的人抵赖就很难了。
三是举报信息直通中纪委,再根据类型和地域等下发至执行部门,这对于下级执行部门具有监督作用。
沈岿:一是提高举报举证的速度,对违法乱纪分子产生心理上的震慑效果。
二是选择手机客户端举证,相当于选择实名举报。这对举证者提供的证据真实性是一种约束,另外中纪委提倡实名举报,凡是实名举报的,优先办理,及时回复。
法律与技术并举,保护举报人信息安全
记者:网站曝光专区和手机客户端举报开通后,有的网友表示,“随手拍”打通了人民群众直通中央的举报渠道,让群众的角色由单纯的“点赞党”演变为“行动派”。那么,选择手机端举报是不是意味着举报人要“被迫”实名?也有的网友担心,会不会出现举报人信息泄露的情况?
沈岿:我认为这并非被迫实名,因为举报人能够选择运用手机客户端举证,同样也可以选择通过别的方式,既然选择手机客户端就等于自愿实名。
在法律上需要解决这个客户端信息如何保密的问题,不光是防止打击报复,还要保护包括举报人的隐私在内的一切合法权益。
任建民:大量的匿名举报没有办法和举报人沟通,举报人提供的只是有限的信息,很难跟进。但通过手机确定了举报人,就方便跟进,便于查办案件。
过去举报人信息泄露、举报人被打击报复的案例也时有发生,这并非是运用哪种举报方式的问题,况且网络举报的信息安全完全能够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保护举报人信息安全。
举报信息需要“去伪存真”
记者:打开“一键通”举报窗口,“四风”问题被细化为违规公款吃喝、公款国内旅游、公款出国境旅游等11类问题。举报人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举报。每一个举报问题线索进入数据处理后台后,都会由专门人员打开浏览,并根据受理范围、线索质量、问题类型等因素进行分筛分拣。按要求,举报须做到件件予以处置。那么目前通过这种途径举报数量在直线上升,怎么样让群众的举报更精准,便于纪委提高处理核实工作的效率?
沈岿:一是通过电子数据的方式来传递相关信息,存在伪造证据的可能性,甄别难度增加,加大了工作量,给案件查办工作带来一定难度。这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解释和应用,以防范和减少此类不实举报的现象。
二是从法律上来讲,这个新型的客户端涉及的举报问题同样面临纪委处理事项的界限和权力范围问题。“四风”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不是法律用语。老百姓怎样理解和把握反“四风”,就会成为一个现实问题。如果客户端收到“四风”外的其他问题的举报信息,应该怎么办?所有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要在规则上有所准备。否则,容易在公众中间形成误解和失信。
三是保证举报人的利益的同时,也要重视被举报者的权益的保护。通过客户端上传的举报信息只能作为“线索”,查办案件时,必须还要经过更全面的调查取证,即便被举报人有违法违纪的行为,也应该通过合法正当的程序来处理。
监督部门的举报渠道可进一步打通
记者:从巡视制度到如今的手机端举报平台的开通,中纪委在反腐败、反四风的道路上一直不断创新,能否为我们梳理一下中纪委获取线索的发展路径,未来还可能会有怎样的发展?
任建民:反腐败机构搜集相关信息不外乎两种渠道,一种是执纪执法机构通过调查取证获取,比如巡视、查办案件、新发现问题等。另一种就是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过去我们有统计,从各地的情况来看,80%的线索是通过举报人、人民群众来获得的。
十八大后,这两个方面都得到加强,一是巡视制度创新,巡视发现问题的效率、能力大大提升;二是通过中纪委网站更多互动平台的开通、通过人民群众获取信息,反映出中纪委心态越来越开放,把人民群众作为反腐败、反“四风”的同盟军。现在反“四风”反腐败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处理,发动广大群众的力量开展作风建设,那么在这一基础之上,应该探索研究还有哪些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处理,有利于凝聚与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
现在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有很多,行政机关有信访局;在司法机关,如检察院法院都有自己的举报中心;而在党内监督方面,纪委监察机关有自己的举报平台。未来是否能够把这些渠道都整合起来,建立群众举报的信息库,举报信息汇总后再统一转交督办,会不会更好?这一方面打开了各机关各部门的信息通路,让监督管理更有效率;另一方面,“一键举报”式的操作方式更方便于人民群众。(记者 蔡梦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