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萧山区围绕“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基层,让群众满意”的目标,推出“政情民意直通车”政风行风新闻专题节目,积极打造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四位一体”全媒体互动机制,实现政府部门与全区市民的深入互动,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构建行政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多元化监督体系。主要做法如下:
一、明确定位,充分发挥媒体联动互动作用。一是以广播为主要载体。每月定期邀请镇街、区级机关部门、区直属单位的主要领导走进直播室,接受主持人访谈,并当场接听和答复听众、网友各类咨询投诉、意见建议,与全区群众互动。二是以报纸、网络为辅助载体。在萧然清风网、湘湖网开辟“政情民意直通车”专栏,进行节目前期预告和宣传,进行网络同步视频直播,并对节目受理的问题及相关单位办理和反馈情况进行网上公布;在《萧山日报》对“政情民意直通车”进行前期宣传,并定期对典型问题进行后续报道点评。三是以电视为追踪载体。在萧山电视台开辟了“政情民意直通车·记者调查”栏目,根据节目内容和听众、网友的来电、留言及相关部门的办理结果等情况,进行追踪采访报道。
二、加强领导,保障 “四位一体”政风行风节目顺利运行。一是制定下发了工作方案。下发了《政风行风建设新闻媒体专题节目——“政情民意直通车”工作方案》,明确了节目宗旨、形式、职责分工和有关要求,对主办单位、媒体单位、上线单位的责任进行细化分解,并落实专人负责组织协调,确保节目顺利运行。二是成立工作机构。由萧山区纠风办和萧山广播电视台抽调精干力量联合成立节目工作组,全区各单位也明确了分管领导、责任科室和具体联系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固化工作流程。对节目运行的具体环节进行固化管理,明确了上线单位对接、内容审核把关、节目预告、记者采访调查、市民互动、反映问题调查、公布办理结果的程序,制作了工作流程图,实现了节目的流程化。四是细化职责分工。由区纠风办对专题节目进行协调和全面把关,负责确定上线单位名单,督促有关部门对群众投诉的问题进行调查反馈、落实整改措施,并负责对相关单位上线情况进行考核、奖惩。由萧山广播电视台负责节目预告、访谈直播和群众反映问题的记录整理工作,开展问题解决情况的后续报道。由上线单位提前了解和把握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拟订工作预案,接受主持人访谈,解答群众咨询、投诉,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和整改处理。
三、健全机制,积极构建立体式政风行风监督体系。一是统筹安排上线单位。每季制定下发各期节目上线单位安排,要求主要领导上线,如确有特殊情况的,必须提前填写《请假申请书》向区纠风办请假,经领导审批后下发《准予请假通知书》后,方可更换人员。二是及时落实问题反馈。督促引导上线单位认真对待群众投诉问题。直播现场可以解答处理的,要求立即解答处理,直播现场不能够立即解答处理的,经节目组整理后,以投诉件形式进行转办,一般要求相关单位在5个工作日内调查处理完毕,经审核后办理结果在网上公开选登,并抽取部分相关部门的回复进行电话回访,征求当事人评价。三是制订节目考核办法。制订了《〈政情民意直通车〉上线单位考核办法(试行)》,明确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从部门主要负责人的上线率、组织工作情况和对群众投诉件的处理情况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镇街、区级机关、区直单位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考核(评)范畴,折算后计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分数。
四、注重实效,切实解决民生热点难点问题。“政情民意直通车”节目紧紧抓住问题解决率、群众满意率两大指标,通过广播、网络直播,电视追踪报道和报纸点评的形式,督促和协调相关部门积极落实整改,促进了一批群众反映问题的解决。如群众反映其所住小区居民车辆出入不便,要求增设道路出入口,区建设局会同区交警大队经多次现场踏勘,最终圆满解决了该问题。截至目前,节目共播出11期,处理群众咨询投诉126个,反馈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