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从源头上防止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现象的发生,近年来市建委投入人力、财力积极开发软件,搭建数字化网络化平台,并充分运用科技促廉手段,发挥“电子眼”在工程项目审批、招招标、资金拔付、建设管理及预防腐败中的独特作用,使公共权力程序化、透明化和网络化,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监督和规范化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腐败现象滋生的几率,有力促进了机关清廉、干部勤廉、行业崇廉。
一是全面推进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建设。近三年来进行了权力阳光运行一期、二期和三期的开发建设,目前已将市建委所有行政权力共405项(其中包括行政许可7项、非行政许可2项、行政处罚322项、行政监管36项、行政征收1项、行政复议1项)全部纳入网上运行,权力事项上网率和审批事项网上运行率都达到了100%。市建委权力阳光信息系统被国家住建部列为全国建设建设系统数字化工程示范项目。二是大力推进建设信用网建设。制订出台《杭州市建设市场主体信用管理办法》、《杭州市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计分标准》等,将施工、监理、绿化等企业和施工项目经理、监理项目总监等纳入信用管理,诚信加分,失信扣分,对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企业纳税、市场行为、队伍管理、经营规模等进行考核,并实行排行,推进了建设市场的诚实守信。三是开发和试行网上招投标工作。去年10月开发完成网上招投标系统,并通过国家住建部的评估验收。今年进行了试运行。该系统搭建了网上招投标管理和办事系统平台,办事方便,直观形象,对推动招投标公开透明、降低资源消耗、提升管理效能等,具有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系统的整体功能达到该领域国内领先水平。四是积极推行电子评标。目前施工、房建、市政、装饰装修项目已全面采用电子评标,今年已有332个项目用电子评标的方法进行评审,该系统有效地预防了纸质标书上人为的差错,提高了工作效率,体现了评标过程的公平。五是积极开发专家远程(异地)评标系统。今年10月,专家远程(异地)评标系统已通过省住建厅验收,该系统能充分整合和运用外地专家的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并能有效地体现出专家在评标过程中的公平和公正。六是科学设置评标专家管理系统。大力推进以杭州市为核心的杭州地区建设工程交易专网建设,建立杭州市县(市、区)招投标中心远程评标专家网上抽取系统,统一启用专家语音通知和指纹识别门禁,变人工审查管理为为机器控制,从而能实现专家库资源共享、较好地防止因专家库成员较少且相对固定、投标单位容易与评标专家相互串通的难题。七是积极推进“工地实名制”管理。通过工地现场进场施工人员打卡管理、远程监控的方式进行实名管理,该系统2010年开发试行,2011年在全市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中实施,现已在700多个大项目中实施,该管理方式对预防工程违法分包、防止包工头拖欠民工资具有积极意义。八是积极推进建设工程信息公开。制订出台《杭州建设网信息公开实施办法》,将建设企业项目审批、招投标、企业诚信、表扬和处罚等信息向社会公开,并定期更新、调整完善,方便人民群众,接受社会的监督。九是强化市级拆迁安置房监管。牵头开展市级拆迁安置房项目建设管理情况专项调查,及时将所有空置安置房信息纳入市拆迁安置房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监控,有效整合了全市拆迁安置房源管理情况信息,防止因房源信息不对称暗箱操作被擅自处置。十是探索工程设计变更和资金拔付透明管理。开发试行电子在线监管系统,对工程进度、工程施工设计变更及资金拨付等情况及时上传,使工程建设管理权力处于透明运行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自由裁量权,有效防止了工程资金被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