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要闻 > 杭州新闻
余杭区全面推行村级集体“三资”信息化和条形码管理工作
来源:余杭区纪委      发布时间:2014-11-08 10:43:21

  2011年以来,余杭区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在全区各村(社区)全面推行村级集体“三资”信息化和条形码管理工作。条形码在村级集体“三资”上的应用和推广,深化了村集体资产资源监管机制,实现了“三资”管理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转变,促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不断深入。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试点先行。组织架构上,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宣传组、指导组和督查组。宣传报道组负责及时总结宣传 “三资”信息化和条形码管理工作中的亮点和典型,营造舆论氛围;业务指导组负责对全区21个镇街、开发区、办事处进行业务培训,深入各镇街、村(社区)进行实地指导,解疑释惑,分析评估和提出建议;工作督查组负责了解掌握各镇街的进展情况,实地督查、协调解难,及时通报。工作推动上,采取“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方法,在全区召开村级集体“三资”信息化和条形码管理工作推进会,选择财务管理基础较好的闲林、崇贤两街道共8个村(社区)作为试点单位,进驻试点单位靠上指导,进行全面的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

  (二)制定方案,全面推开。在试点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进村级集体“三资”信息化和条形码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实施步骤,倒排工作计划,确保工作顺利推进。一是摸清家底。以“三资”管理台账数据为基础,由村务监督委员会与村级财务人员一起,通过同步拍照、绘制图纸、土地测绘等方式,对村级集体资源、资产进行再清理、再核实、再调帐,确保产权明晰、责任明确、帐实相符。二是信息入库。村(社区)按照建立数据库的标准,将合同、协议、招标文件等相关原始资料通过扫描或图片上传的方式录入管理系统,确保信息全面、真实,以及与会计总账相符。三是条码管理。镇街“三资”代理中心打印资产条形码标签,由村级财务人员按照要求进行张贴,对室内固定资产在统一位置粘贴条形码,对室外露天设施、建筑物、土地实行条形码登记簿管理。四是信息应用。镇街“三资办”通过管理系统的预警和分析,定期反馈意见,并督促整改。同时,鼓励有条件的镇街通过华数网络电视平台检索,公开集体“三资”运行情况。

  (三)监督检查,确保进度。区纪委和区委农办(区农业局)联合组成验收工作组,采取听汇报、查阅资料、走访现场和群众等方式,对各地村级集体“三资”信息化和条形码管理工作的进行考核验收。截止2011年11月20日,全区262个村(社区)全部完成该项工作,各村(社区)共计输入资产卡片32089张,张贴条形码71645张,盘盈资产2410宗/16640.4万元,盘亏或需核销资产5284宗/22411.8万元,资源性资产登记4864宗/90776亩,其中,重新测绘773宗/13240亩,挽回流失14宗/340.78亩。按照《余杭区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和条形码管理工作验收标准和评分细则》对各地进行考评,全区21个镇街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到86%。

  二、主要成效

  通过实施村级集体“三资”信息化和条形码管理,实现了资产管理的“四个转变”,即实现了资产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从原来以账面管理为主向全过程实时监管的转变;从单纯的价值管理向资产发包租赁的延伸管理的转变;从传统的手工登记管理向电子化、网络化管理的转变。

  一是有利于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村级集体“三资”实行信息化和条形码管理后,点击“三资”管理软件系统,就可以达到亮资产明细、露分布状态、明资产类型、显使用状况、展受益情况的作用,使村级集体“三资”情况犹如清澈见底的“池水”,有效制约某些村干部想利用村级资源、资产做“人情”、开“小灶”、获取蝇头小利等违法违纪行为,从源头上根除了腐败滋生的土壤,促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二是有利于提高村级集体资源、资产的准确性。村级集体资源、资产具有价值高、使用周期长的特点,使用“三资”实行信息化和条形码管理系统后,财务信息和实物信息的传递实现了同步,从而有效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极大地提高资源、资产的准确性。同时,结合条形码数据采集器可以轻松快速的实现资源、资产的盘点,导入“三资”管理系统后自动生成各种报表,从而大大提高了资源、资产盘点的效益。

  三是有利于实现对集体“三资”的实时跟踪管理。条形码技术准确性高、安全可靠。手持数据采集器扫过该条形码标识,即可对该条形码进行解读,准确识别每一个资源、资产实物。系统的自动纠错实时报警功能,能从根本上杜绝人工盘点时难以避免的错盘、漏盘、重盘现象,确保村级集体组织全面掌握数据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靠性,实现了资产的动态管理,促进了村级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四是有利于建立、健全“三资”长效管理机制。积极做好资源、资产信息化管理工作,夯实基础数据,充分利用资产信息系统,针对资产清查工作中暴露出来的资产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能有效促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