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江干区日益成为杭州市“决战东部”的主战场,基层社区明显呈现出“三多”特征,即“社区资产增多、建设项目增多、民生实惠增多”。随之信访投诉、干群矛盾也在不断增加。为此,江干区纪委深入基层实地调研,牵头召开10%留用地开发、三资管理、党务公开等专题座谈会,研究对策,探寻思路,破解难题。2011年4月,在彭埠镇普福社区率先试点建立全市第一个撤村建居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今年,又在彭埠镇云峰、新塘2个撤村建居社区进行扩面推广,并于8月9日在该镇普福社区召开全区居务监督委员会现场会,市纪委领导到会指导予以肯定。区委主要领导也专门作出批示。通过一年多的试点工作,居监会作用日益凸显,“两委”干部和工作人员在居监会的监督下,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主要做法是:
一、注重环节把握,选好配齐人员。在试点过程中,多次组织人员深入社区调研,通过召开会议、入户走访和座谈交流等形式,做好正面宣传和引导工作,确保居监会顺利产生。一是把好选举办法制定关。指导各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完善选举办法,明确居监会职数、选举方式、任职条件、选举流程等内容。二是把好人选资格审查关。在组织推荐、自愿报名、联名推荐的基础上,由社区党委初审、镇纪委复审,对候选人任职条件进行严格审查。动员推选政治素质好、公道正派、遵纪守法、群众威望高的居民,特别是鼓励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及区镇人大代表和党代表参加竞选。三是把好投票选举规范关。投票选举前,通过入户走访、会议通知等方式提高到会率;投票选举时,严格把关发票、填写选票、唱票计票等环节。截止2012年8月,彭埠镇3个社区共有19名热心居务、威信高、能力强的党员、居民代表被推选为居监会成员。其中,中共党员15人,占78.95%;具备财会、管理知识的5人,占26.32%;“两代表”4人,占21.05%。
二、注重体系构建,完善运行机制。指导社区制定《居务监督委会工作规程》,修改完善《社区公约》,建立完善的工作体系,确保居监会正常运行和履职。一是理顺关系。明确居监会是在社区党委领导、社区纪委指导下,对居务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的居民“自我监督”的执行机构,与居委会和公共服务工作站形成监督与被监督关系。二是明确职权。明确居监会独立行使监督权,对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明确居监会的“六大职责”、“四大义务”,赋予居监会对社区活动的知情权、质询权、审核权、建议权。三是完善制度。建立居监会工作例会、学习培训、工作报告、考核考评、工作台账、印章管理、申诉救助、工作保障等八个方面的制度,确保按制度办事、按制度履职、按制度监督。
三、注重监督实效,强化作用发挥。坚持把加大社区居务监督、促进和谐社区建设,作为推建居务监督委员会的核心工作抓好抓实。一是加强学习培训。通过专题学习、业务交流、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等,提高居监会成员业务操作水平、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二是突出监督重点。重点加强对居务决策、居务公开、集体“三资”管理、社区工程建设项目和社区工作人员的监督。普福社区居监会对回迁安置房的监督中,多次对钢筋、模板、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等方面进行重点抽查,发现钢筋型号不对,立即督促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限期整改。凡涉及10%留用地的决策,居监会均到场旁听,特别对资金流向问题,监督过程更为细致。如在社区与汇禾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项目中,居监会在立项时就介入参与、全程监督,确保集体资产规范合理利用。三是畅通民情民意。居监会成员通过上门走访、个别约谈、会议座谈等形式广泛收集民意,调查、了解、核实相关情况,并通过公开栏、召开会议、个别反馈等及时公布结果并作出解释说明。在“进户入企、服务基层”大走访活动中,普福社区居监会共收集意见20余条,督促社区解决问题15件。试点工作一年中,整理出问题34个,其中涉及财务10个、安置房15个、社区管理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