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县建立乡镇(街道)干部直接联系群众考评机制,进一步推进干部直接联系群众长效机制建设,确保对全县所有农户(居民户)直接走访联系的全覆盖,尽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一、“十必访六必到”明确联村驻村职责。各乡镇(街道)对每个行政村(社区)至少安排1名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直接联系,每个行政村(社区)至少有1名驻村干部。明确联村(社区)领导班子成员主要职责是指导村级班子建设、牵头协调村级事务、帮助理清发展思路、监管驻村干部、协调解决农户困难和诉求;驻村(社区)干部主要职责是民情走访、政策宣传、矛盾化解、村务监督、便民服务、破难解困。同时,要求联村领导每周必须下村1次,驻村干部每周下村不少于3次,在直接联系群众中做到“十必访、六必到”,“十必访”是指十种重点人员每2个月必访1次;“六必到”是指所驻村召开重要会议必到,研究重大村务必到,推动重点工作必到,解决难点问题必到,化解重大纠纷必到,处置突发事件必到。
二、“四个是否”考评联村驻村干部。根据“户户都有评价权”的要求,组织驻村干部责任网格内的所有农户(居民户)对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情况进行评价。考评内容主要是“四个是否”,即是否进过百姓家;群众是否熟悉你;是否办过惠民事;群众评价是否满意。“是否进过百姓家”占总考评分的10%,其中“有”得100分,“没有”得0分;“群众是否熟悉你”占总考评分的20%,其中 “熟悉”得100分、“比较熟悉”得85分、“一般”得70分、“不熟悉”得0分;“是否办过惠民事”占总考评分的30%,对办实事表示“满意”得100分、“比较满意”得85分、“一般”得70分、“不满意”得0分,“农户没有提过要求”按“一般”等次评分;“群众评价是否满意”占考评总分的40%,其中“满意”得100分、“比较满意”得85分、“一般”得70分、“不满意”得0分。联村领导考评由驻村干部考评得分平均值和群众评价得分两部分组成。
三、分类排名加强考评结果运用。考评每年开展一次,考评结果按乡镇(街道)实行分类统计排名。对表现优秀的,在各类推先评优中予以重点考虑;对符合县管后备干部条件的,列入后备干部重点培养;对工作表现突出,符合干部提拔条件的,按照干部选拔任用程序,予以提拔使用;对“不满意”票得票较高的,年度不得推先评优,并视情采取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组织调整等措施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