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要闻 > 杭州新闻
西湖区全力打响优化政务发展环境“连环拳”
来源:西湖区纪委      发布时间:2014-11-08 10:43:33

  今年以来,西湖区围绕“深化改革、提高效能、延伸服务”主题,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重点,部署了五大类20项具体措施,全面开展优化政务环境活动,坚定的打出了一记“审批改革、创新服务、互通互联、管办分离、问责推动”的连环拳,全力营造公开透明、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为全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审批改革,打通优化发展环境“关键环节”。一是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到位。认真梳理、确认、汇总全区非行政许可项目,进一步合并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简化审批程序,实现“一审一核”率85%、提速70%、一般项目审批时限3个工作日、即办件比例明显提高的目标。二是行政审批科组建到位。在人员编制、内设机构和中层领导职数“三不增加”的前提下,单独设立行政审批科或增挂行政审批服务科的牌子,目前第一批15家单位行政审批科已基本组建到位。三是行政审批职能归并到位。将分散的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科室及工作人员向行政审批服务科归并,并确定了一名领导分管行政审批工作,实行“一个窗口对外”,形成内部审批、批后监管、处罚互相分离的制约监督机制。四是行政审批授权到位。在区行政服务中心全面推行行政审批首席代表制度,全面启用行政审批专用公章,首席代表作为各部门派驻中心办理各类行政审批事项的第一责任人,以派出单位名义在中心履行授权行政审批职权。五是行政审批事项进驻到位。对尚未进驻区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办理的审批事项,按照“已进驻部门未进驻事项、网上进驻、未进驻区和市直部门、其他需要增加事项的次序”,分批进驻行政服务中心,进驻率达到85%以上。

  二、创新服务,着力完善政务服务“五大机制”。一是完善重点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建立健全并落实重点项目推进领导联系、任务分解、联动协调、监督检查、考核奖惩等各项工作制度,重点抓好每月督查考核和难题协调解决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合力服务保障重点项目建设。二是完善审批服务进楼宇机制。通过定期不定期开展上门服务、派驻式服务、组团式服务、代办服务、网上在线服务等方式,积极为楼宇提供行政审批、劳动用工、财政税务等各项服务保障。今年以来,已集中开展3次审批服务进楼宇工作,深受楼宇企业的好评。三是完善服务企业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区领导和区属各单位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加强与联系企业的经常性沟通。重点落实企业反映问题综合协调制度,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目前已帮助企业落实融资5500万元、扶持资金2798万元。四是完善投资项目代办机制。加大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宣传力度,主动为投资项目提供免费代办服务。实施投资项目代办员队伍专业化管理,进一步提升代办服务水平,提高代办审批成效。今年以来,已累计上门服务948批次,代办投资项目281个,办结235个。五是完善政策引导扶持机制。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各类扶持项目,及时兑现落实各类财政扶持政策。努力帮助企业破解发展的要素制约,多渠道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和二次发展的空间需求。

  三、互通互联,构建覆盖城乡一体“便民网络”。一是构建“三级一延伸”行政(便民)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区、镇(街)、村(社)三级行政(便民)服务体系的服务功能,形成以区级行政服务中心为龙头,镇(街)、村(社)便民服务中心为主体,流动便民服务站和网上行政中心为延伸,覆盖城乡、上下联动的“三级一延伸”行政(便民)服务体系,并逐步实现各级各类公共服务平台的网络互通互联。二是重点加强村(社)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在全区175个村社设立审批服务网上代办点,逐步把与基层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服务事项纳入服务范围。今年已累计代办各类事项达9万余件,基本实现办事不出村(社)、不出镇(街)。三是深化社区“三全十服务”工作制。全面深化“三全十服务”为民服务机制,基本建立起面向全体村社居民群众、服务设施配套健全、服务功能完善、服务队伍优良、服务机制合理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全了争创全国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城区。

  四、管办分离,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阳光运行”。一是规范小型建设工程交易程序。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网络建设,改进评标方法,进一步规范信息发布、开标评标、中标公示、监督管理和中介代理等环节。全面实施50万以下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新办法,降低招投标社会成本,提高招投标效率。上半年,共受理小型建设工程项目141项,降低金额3084万元。二是不断完善政府采购交易规则。对12类协议供货商品充分“放权”,实施网上自主采购,减少流转环节。目前已实施政府采购任务26批次,节约资金达830万元。三是强化中介机构监督。率先在杭州市实行建设工程代理机构比选,出台中介机构诚信考核办法,建立执业信用和行政中介机构指导名录库,定期发布信用排行。四是探索国有资产处置新途径。逐步将采矿权、矿石销售权、报废资产、塘渣拍卖等纳入平台集中交易,今年已完成各类国有资产拍卖交易8宗,增值171.95万元。

  五、问责推动,强化各项工作任务“监督保障”。一是深入开展“效能亮剑”专项行动。大力倡导“三化四不让”工作作风,加大对“庸懒散慢”等问题的治理力度,对影响政务环境的各类效能投诉第一时间“直查快办”,有33名机关工作人员被效能惩戒。进一步巩固“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成效,建立完善难题督查破解机制,对企业反映的53项疑难问题,分3批进行“督查促办”。二是深化“公述民评”活动。发挥群众评议的民主监督作用,在全区涉及公共服务、行政审批等领域开展行风评议。在具有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职能的部门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全区性“公述民评”活动,进一步增强作风评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落实“电子问效”,推进政务公开。强化数字监察系统运用,加强对行政审批的督查和实时监控,共发放3份告知单,及时发现问题、提醒纠正。进一步发挥区效能督查系统作用,加强对全区重大项目、重点工作推进的全过程效能监督。大力推进教育招生、医疗服务、事业招聘、征地拆迁、三公经费、基层减负等方面的“阳光工程”建设,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促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