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余杭区从加强教育、强化监督、规范制度等三方面入手,因势利导,认真开展推进医疗卫生人员廉洁从业工作,切实增强了全区医疗系统从业人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和监督制约机制的有效性,主要做法:
一、从思想领域入手,加强廉政教育。一是深化岗位廉政教育。对容易滋生商业贿赂的后勤基建,设备、药品、耗材采购等重点岗位推进第二轮岗位风险再查找,全系统共有803个岗位的4547人参与查找风险,查找出廉政风险环节389个,制定岗位行为规范794条,编写情景案例233个。二是扎实开展廉洁从业道德教育。通过举办由区纪委、区检察院领导主讲的廉洁从业专题教育讲座,在局属各单位开展廉政文化进医院等活动,营造“廉洁自律、诚信服务、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浓厚氛围。三是专题开展法纪教育。组织全系统医务人员重温关于商业贿赂问题的有关司法解释、《党纪处分条例》等法规汇编。观看《警钟长鸣》、《警示录》等警示教育片,利用浙江省及杭州市的商业贿赂典型案例,以案释法,以案促纠,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廉洁从政、廉洁行医”的意识。
二、从自查自纠入手,强化监督检查。组织开展“医药回扣专项治理自查自纠”活动,各卫生医疗单位将每人药品使用情况和科室使用情况逐一告知每一位医务人员和科室,通过个别谈心谈话提醒,签订廉洁行医承诺等措施,强调时间节点、讲清政策界限、明确工作要求,各单位共廉政约谈重点岗位(部门)200余次、重点人员500余人次,2100多医护人员再次签订廉政承诺。同时,认真做好督促检查。区纪委派驻卫生局纪检组明确要求各单位定期上报自查自纠活动进展表,及时了解掌握活动进展情况,并向各单位反馈廉政账户上缴额和提示自查自纠时间。会同卫生局信息科、农卫办成立督查组,对有信访和门诊量大的区级医疗机构医药回扣专项治理自查自纠开展情况进行了督导,并将督导情况在系统内进行了通报。截至目前,共开展监督检查50余次,整改12件次。
三、从建章立制入手,规范权力运行。一是规范医药购销使用管理。认真落实《浙江省医疗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实施办法》,制定了《余杭区卫生系统医疗服务阳光用药工程实施方案》,建立对医药代表及药品(耗材)供货商的监管机制,有效管理医生的医疗服务行为和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二是健全信息安全管理机制。严格执行省、市有关医院信息系统管理规定,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统方”信息的控制管理。通过签订保密协议、作出廉政承诺、加强责任落实、完善安全设施、实施核心数据加密等措施,初步构建了以“制度+科技”为主要手段的“统方”信息安全屏障。三是加强基建工程项目监管。严格执行《杭州市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内控管理办法》,加强对建设过程中各重点环节的监督。突出对直属单位零星修缮项目的监管,落实效能监察的各项要求。进一步规范招投标和施工管理,防止招投标和施工管理上的随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