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县纪委把化解信访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纪检干部深入基层,从细排查、从实工作,坚持“三访三抓”,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尽力化解矛盾纠纷,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今年以来,县纪委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64件次,比去年同期下降7.2%。
一是前瞻巡防抓隐患排查。树立“防范重于处理”意识,建立巡访制度,完善预警体系,制定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信访问题提前进行走访排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介入、早疏导。通过县、乡、村三级纪检信访工作网络,深入排查信访苗头和不稳定因素,并进行梳理分析,落实具体措施,做好防范工作。常委班子成员分片联系乡镇,带队深入农村基层解决群众诉求和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组织排摸不安定因素和信访隐患,成功化解了6起越访隐患,避免了集体越访事件发生和事态扩大。
二是带案下访抓重点稳控。对排查出的7件重点、难点信访案件,特别是有可能使矛盾激化或引起群访、越级访的问题,实行县纪委常委包案责任制,明确包案领导和责任部门,通过一盯一、多盯一的办法,将稳控工作落实到人。建立带案下访制,常委班子主动下访,深入瑶琳镇、城南街道等乡镇(街道),走访“三访”问题重点对象,采取切实可行的稳控措施,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讲清道理,理顺情绪,力求打开心结,化解矛盾,确保把重点对象稳控在当地。
三是上门回访抓问题调处。县纪委整合信访、纠风、案件检查、执法监察、效能监察等工作资源,将人员力量向办信办案一线倾斜,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解决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中去。对全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已处理但还不稳定的越级信访、重复信访、集体上访等“三访”问题的处理情况认真进行回头看,实行上门回访。对调处不合理的,责令有关单位重新处理;对群众关于调查结果的异议,协调相关部门重新进行核查,消除群众的误解和疑问;对反映失实、要求不合理的,反复宣传政策、法规,耐心做好教育疏导工作;对生活有困难的,及时予以关心帮助,防止信访“反弹”,巩固信访工作成效。同时,建立与大信访的协调联动机制,协调化解包案工作。通过多次努力,近期,瑶琳镇一老访户签订了息访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