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安市不断深化干部作风建设,以“干部作风真改进、基层群众得实惠”主旨,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在实践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为民服务五项工作机制,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套档案知民需。以“知民情、晓民意、解民忧、恤民生”为目标,创新建立以全市农户家庭基本信息和需求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服务百姓档案,完善“片组户”民情联系网络,将全市划分为1250个管理片区、4976个联系服务小组,12735名农村党员干部联系127524户家庭,实施镇街班子成员联村、农村工作指导员和村干部联片联组、党员联户“三联系”制度,实现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全覆盖。同时,建立聚“收集、整理、汇总、分析、处理、反馈、决策”功能一体的服务百姓网络平台,实时跟踪办事进程,使百姓需求在第一时间得到掌握、第一时间得到处理、第一时间得到反馈。
一条热线解民忧。针对村规模调整和镇区域面积扩大的实际,为方便群众办事,拓宽村民诉求渠道,在各行政村创新推行“民情热线”。每条民情热线落实一名接线员,要求24小时接听群众来电,实行一次受理、分工负责、限期办结,并及时向当事人反馈办理结果,较好地发挥了“民情监听站”、“政策宣讲台”、“群众求助点”的作用,成为倾听百姓呼声、解决百姓难事的一个重要平台。
一个平台办民事。以完善市、镇、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为抓手,严格按照“十个一”标准,扎实推进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落实每村每年2万元运转经费,实现了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全覆盖。全市287个行政村共配备村级代办员1107人。全面推行代办服务,将民政、卫生、劳动保障、村镇建设等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审批事项纳入代办服务范围,做到“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一次性收费、一个时限办结”,目前已累计为群众办理事项6万多件次,真正让村民“办事不出村、就地办成事”。
一个信箱助民富。利用“浙江农民信箱”手机短信功能,创新推出“每日一助”为农服务新举措,通过每天免费发送一条农产品供求短信,发送对象包括农业技术人员、涉农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集团采购用户、农业专业大户、农机专业大户、农产品经纪人、农家乐经营业主等,帮助农户推介特色农产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有效解决了山区农户生产的小批量农产品销售难问题。近三年来共发送“每日一助”短信1000余条,促成农户销售各类农产品1500余万。“每日一助”已成为临安当地为农民服务、促农民增收、受农民欢迎的服务新方式。
一线走访赢民心。扎实开展“进村入户、固本强基”专项行动,坚持市领导带头访、市管干部全面访、一般干部经常访,做到“六带六进六必访”,即带着真情、带着诚意、带着责任、带着问题、带着政策、带着服务,进农村、进小组、进农户、进企业、进项目、进重点工程,做到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必访、困难家庭必访、上访户必访、弱势群体必访、致富能人必访、外来投资业主必访。目前全市上下累计走访农户13531户,帮助解决实际困难1143件次,通过深入走访了解民情民声,体悟群众的生活,感知群众的思想,拉近和群众的距离,在与群众面对面的接触中增进感情、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