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那条新修的道路即将完工,村党支部书记笑着对我说:“像这样的工程,过去决定让谁做都要头痛好久,现在不仅推进快,质量也好,村民们都满意。”
看到他满脸的笑容,我不由想起之前村干部们频频诉苦的场景:“村里开例会,最头疼的就是小工程——熟人打电话、托关系,接了容易出问题,不接有伤和气。”“项目金额小,有资质的单位不愿意参加招投标,但包给没有资质的施工队,村民又不满意。”
这些抱怨让我陷入沉思。村里工程谁来做、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村民的切身利益,如何实现公开、公平、公正?今年四月,我与镇纪委监察办的联村干部小陆交流时,他提到镇里建有中型工程单位名录库,涵盖施工、设计、监理等多类单位,采取随机抽取方式确定施工方,规范高效。他建议:“你们也可以试试从库里抽。”
当我把这想法说给村书记时,他一听就赞成:“这样好!省得天天有人找,推都推不掉。”
但村级工程规模小,名录库里的单位未必愿意承接。经与镇纪委监察办、招标办多次讨论,我们决定在村里建一个小型工程备选名录库——由镇里推荐一批有资质、信誉好的小型施工单位,再结合本村实际,把口碑良好的本地工匠纳入名单,对于5万元以下村级工程,一律从库中随机抽取。想入库的单位可随时申请,但必须符合条件,截至目前已经有38家单位入库。
随着制度的推行,村民的质疑声也逐渐消失。前不久,村里修排水沟,随机抽中一支从未合作过的施工队。有村民观察了几天,态度明显改观:“他们干活利索,价格也没涨。”之前常抱怨、甚至扬言举报的施工队工人老陆,见到我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这么操作,谁都挑不出毛病,确实公平,我们服气。”
我们监察工作联络站全程参与制度推行并强化监督,一方面对名录库的动态管理进行监督,确保新申请入库的单位和工匠资质符合条件,流程公平公正,杜绝“关系户”混入;另一方面,工程开工后,我和同事定期到现场巡查,对照工程设计要求检查施工质量,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同时,还对外公布了监督电话,鼓励村民参与监督。
今年以来,村里已有8个小微工程通过随机抽取确定施工队,工程类信访投诉几乎清零,施工质量稳步提升,村民满意度也大幅提高。更让人欣慰的是,村干部们从人情困扰中解脱出来,更能集中精力为村民服务,干群关系越来越融洽。
群众利益无小事。基层治理的关键,就在于把权力放进制度的笼子、摆在阳光之下。小微工程“随机抽取”,抽的是机会,得来的是群众的信任和满意——而这,正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镇中村监察工作联络站站长 赵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