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吃喝、违规收送问题,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群众深恶痛绝、反应强烈。近日,中央公开通报多起发生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期间的违规聚餐吃喝饮酒事件,性质极为严重,教训极为惨痛。一而再,再而三的严正事实反复告诫我们,违规吃喝不是小事,违规收送不是小节,它严重损害党的形象、毒化社会风气、破坏营商环境、影响经济发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整治违规吃喝、违规收送问题,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辩证角度深入清醒认识违规吃喝、违规收送问题的政治危害、社会危害,自觉同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
把握大与小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一个人蜕化变质往往是从吃喝玩乐、迎来送往起步的。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看似是吃吃饭、喝喝酒、小小礼的“小”事,仅仅是一些人在生活小节上的问题,但从政治高度和长远影响看,它绝非小事。违规吃喝、违规收送往往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容易引发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等大问题,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破坏政治生态,影响社会公平正义。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东西安之若素、见怪不怪;如果对违规吃喝、违规收送这类看似小的问题不加以重视和整治,假以时日“温水煮青蛙”,就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连锁反应,最终影响党的执政根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践行知与行的辩证关系。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认识一旦脱离实践,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实践也会“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已经13年了,八项规定是铁规矩、硬杠杠,它改变了中国,而且仍然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对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会不知,但是,在学习教育阶段,仍然有人目无法纪、顶风作案,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不少党员干部受到党纪政务处分,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按照王阳明先生的说法,这些党员干部还不是真知。从主观上来说,主要原因是一些党员干部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没有解决好,对违规吃喝、违规收送问题既没有端正思想认识,也没有打牢思想基础。从客观上来说,主要原因是没有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自己的工作、生活相结合,导致知与行相互脱节。严格贯彻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必须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履行好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护短、不遮丑、不避亲,不断筑牢遵规守纪、崇清拒腐的思想防线、责任防线。
领悟俗和腐的辩证关系。违规吃喝、违规收送在一些人眼中可能被视为一种“俗”,是社会交往中的常见现象,甚至被认为是一种人情世故。然而,这种“俗”一旦与公权力相结合,就容易演变成“腐”。当党员干部利用公款吃喝、大肆收送,或者接受管理服务对象的宴请,在吃喝中进行利益勾兑、权钱交易时,原本普通的吃喝行为就变质为腐败行为,看似平常的礼尚往来就异化为腐败问题。“俗”与“腐”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关键在于是否违反了党纪国法和道德规范。要认清违规吃喝、违规收送中“俗”与“腐”的辩证关系,不能以“俗”为借口掩盖“腐”的本质,必须坚决防止和纠正将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等腐败行为当作正常人情往来的错误观念,以正风肃纪反腐的实际行动净化社会风气。
区分查和治的辩证关系。坚持同查同治、查治贯通,严惩风腐交织问题,铲除风腐共性根源。实践中,查处是治理违规吃喝、违规收送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严格的监督检查和执纪执法,对违规吃喝、违规收送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形成强大的威慑力,能够遏制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现象的蔓延。但查处只是治标之举,治理才是治本之策。治理不仅包括事后的查处,还包括事前的教育预防、制度建设,以及营造良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风气等。只有将查与治有机结合,既要以查促治,通过查处发现问题、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又要以治助查,一个毛病一个毛病纠治,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突破,坚决破除特权思想、特权行为,坚决纠治违规吃喝、违规收送歪风,坚决守住拒腐防变防线。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我们要深刻剖析违规吃喝、违规收送问题中大与小、俗与腐、知与行、查与治之间的辩证关系,充分认识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的严重危害,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以优良作风干事创业。(驻市民政局纪检监察组 冯华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