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之旅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廉洁文化 > 清风之旅
这里与袁隆平有着不解"粮"缘
来源:余杭区纪委区监委      发布时间:2021-06-02 15:47:32

禾下乘凉梦,不悔是初心。

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一代科学巨擘陨落,令人扼腕。

在泱泱稻田里,他所创造的伟大传奇震惊世人。

在弥漫稻香间,他所彰显的伟大精神催人奋进。

在杭州,在余杭,有一个地方与袁隆平有着不解之缘。

陈列馆正门匾额

“余杭四无粮仓陈列馆”,黑底金字的牌匾高高悬挂,笔体苍劲有力,笔意端厚凝重,而落款的“袁隆平”三个字却道出了一代国士同这片热土的深沉情谊和不解渊源。

陈列馆内的袁隆平题词照片

1953年,余杭老一辈粮食职工艰苦奋斗创造了全国首批“无虫粮仓”,曾经轰动全国,影响世界,给全国粮食保管工作树立了典范。1954年,在“无虫”的基础上又创建了以“无虫、无霉、无鼠、无雀”为主要内容的“四无粮仓”。数十年来,余杭这面粮食保管的旗帜,始终在中国及世界的粮食保管史上有着一定的影响。

2008年,余杭筹备组建四无粮仓陈列馆,为做好相关工作,当年10月24日,原余杭区粮食局局长吴莹岗和同事们来到了袁隆平位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办公室,并受到了袁老的亲切接待。

袁隆平与吴莹岗合影

据吴莹岗回忆,袁隆平的办公室内挂着一幅超级杂交水稻挂画,沉甸甸的稻穗就像瀑布一般挂下来,那正是他常常提起的禾下乘凉梦。

袁隆平了解陈列馆布展情况

就在这幅画前,吴莹岗一行向袁隆平详细汇报了余杭四无粮仓陈列馆布展方案和筹备工作情况。

袁隆平题字

“四无粮仓是全国保护粮食的一面旗帜,通过陈列馆将这段历史保存起来很有必要。”据吴莹岗回忆,袁隆平当场便挥笔写下了“余杭四无粮仓陈列馆”的亲笔题字,并写下“粮食安全 警钟长鸣”的勉励题词,随后,袁隆平还当场赠送了吴莹岗一份珍贵的超级杂交水稻种子。

袁隆平与筹备组合影

2009年7月8日,位于余杭区仓前街道的余杭四无粮仓陈列馆正式开馆。这是一座集粮仓文化、粮油文化和粮食廉政文化于一体的专业陈列馆。

袁隆平赠送的超级杂交水稻

陈列馆内除了廉政文化展区,还专门设置了“袁隆平院士关心余杭”的展陈,用图文展示了袁隆平院士为陈列馆题字的故事,展品中正包括那份袁隆平亲手赠送的超级杂交水稻种子。

学生们正在参观陈列馆

一颗稻种,填得满天下粮仓。如今,伫立在陈列馆的正门,袁隆平所题的牌匾分外醒目,而“浙江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标牌也提醒着游客,这里的一草一木,还蕴含着艰苦奋斗、克己奉公的廉政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