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风采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工作动态 > 基层风采
【纪检监察人·手记】办案要“打胜仗”,也要搞好“战后重建”
来源:杭州廉政网      发布时间:2021-06-07 16:35:26

2020年10月,杭州市属某国企原副董事长、总经理骆某因犯受贿罪和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150万元。这位曾经的杭州市属国企中最年轻的市管正职干部,最终因受贿逾千万元,锒铛入狱。

这是我参加审查调查工作以来,经办的涉贿金额最大的案子。回顾案件办理过程,我对在办案中如何做好“后半篇文章”感触尤深。

受益于扎实的初核,骆某被留置后的调查工作进展十分顺利。经过几次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骆某的口供很快被突破,其违纪违法主要问题很快被查清:在该集团任副总经理、总经理期间,骆某滥用职权,导致巨额国有资产流失;在负责某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建设中的土建项目、工程监理招投标、中央空调采购、装修发包等环节中,有数次受贿行为。当问题逐渐明晰,我如释重负,觉得结案已指日可待。

此时,专案组组长似乎觉察到了大家逐渐放松的心态,于是主持召开了一次案件专题研讨会。会上,组长肯定了大家上一阶段的工作成绩,同时也特别指出:“把案件办成铁案,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这是基本要求,而做好‘后半篇文章’是更关键的一环,关乎案件办理的综合效果,不可忽视。”

这番话启发大家转变思考角度,开始探究案件办理中发现的一些细节。比如,骆某从一名青年才俊成长为领导干部,有工作能力也有光明前景,为何会被轻易围猎?他手中的权力是如何一步步失管,最终给党和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我也沉下心,认真分析已查清的事实脉络,发现骆某的违纪违法不仅有他个人思想认识的问题,还与其所在国企存在的机制体制问题密不可分。比如骆某滥用职权,就与该集团投资决策制度执行不到位、投资决策流程不健全、风险防控体系缺失等密切相关。

在后续案件办理的谈话和取证中,我始终带着把“后半篇文章”做出高质量的意识,拓展思路,既查找骆某的个人问题,又着眼于该集团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把问题建议反馈给专案组。

随后,我们针对该集团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督促以案促改,推动其修订完善“三重一大”决策机制、《资金出借管理办法》等涉及重大投资和重大资金使用方面的制度,完成对法人治理结构、内设机构与职能、部室职能制度三大类共计123项制度的规范重构,进一步明确了权责边界。此外,还督促该集团构筑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风险防控体系,整合优化集团内监督力量,构建更完善的惩防体系。

这次办案,让我深深理解了做好审查调查“后半篇文章”的意义:要取得查办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良好社会效果,办案人员不仅要办铁案,更要学会通过案件看问题,揪出案发单位乃至所在系统领域的病根。成功查办一起案件,就好比打一场规模浩大的战役,审查调查人员不仅要能“打胜仗”,更要善于“清扫战场”,举一反三搞好“战后重建”。(杭州市纪委市监委第七审查调查室 汪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