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检查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工作动态 > 监督检查
桐庐强化落实防控举措 8位“一把手”被约谈
来源:桐庐县纪委县监委      发布时间:2020-09-02 14:50:14

“虽然项目招投标和资金使用都在属地乡镇,但林水局作为业务主管部门,负有工程项目质量监管、资金投资绩效考评等职责。且从近年来信访反映情况来看,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存在较大的廉政风险,为什么没有将该风险纳入到高等级风险进行防控?”日前,一场“廉政风险防控大讨论”活动在杭州桐庐县林水局举办,县纪委县监委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组长章建钟现场的发问,让与会人员“红脸出汗”。

这是桐庐县紧盯高等级廉政风险点,把脉辩症“找病源”、对症下药“祛病灶”、常态回访“防复发”,做实廉政风险防控“后半篇文章”的一个缩影。

“前期,我们从重点领域、重要环节、关键岗位入手,针对权力运行的‘关节点’、内部管理的‘薄弱点’、执纪监督的‘易发点’开展了细致排查,共发现1665个高等级风险点。”桐庐县纪委县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赵丽介绍,排查出风险点不等于解决或降低了风险,为巩固廉政风险排查工作成果,县纪委县监委聚焦高风险点,由各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街道)纪(工)委灵活采用座谈讨论、个别交流等方式把脉辩症,与监督(联系)单位或所在单位由表及里深入剖析高等级廉政风险点产生原因,合力找准“病源”。

“今年以来,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先后与涉及资金项目多、廉政风险集中的6家监督单位的22个科室负责人,逐个讲业务、谈风险,深入查找根源,目前135个高等级廉政风险点的‘病源’已全部查找完毕。”章建钟介绍说,通过逐一把脉辩症,高等级廉政风险点的病源病根、表现形式和防控举措也就一清二楚了。

找得准只是前提,治得了才是关键。在找准“病源”,督查各单位建章立制加强自我防控的同时,桐庐县纪委县监委还针对性地梳理防控建议,书面反馈各单位要求限期整改落实,对症下药“祛病灶”。近期,该县纪委县监委派驻第四纪检监察组向监督单位县教育局发出了一封《关于做好学校托管食堂监督的提醒函》,就是对症开具的“药方”之一。该提醒函明确要求县教育局在8月底前化解学校托管食堂存在的相关廉政风险点,并按时报告风险防控情况。

“近期,我们将通过账册检查、实地走访、谈心谈话、制度研判等形式对提醒函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一次专题检查,确保防控举措落实落细。”派驻第四纪检监察组组长皇甫秋宏表示,通过“纪检监察组点题、监督单位答题”的方式及时完善高等级廉政风险点相关领域的管理措施和工作机制,实现了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联动协同。

标本兼治防复发才是最终目标。为防止出现廉政风险点“一排了之”、规章制度束之高阁等问题,桐庐县纪委县监委已将高等级廉政风险点作为派驻日常监督和每季度政治监督的重点,确保做到常态回访“防复发”。据了解,目前桐庐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已对各单位高等级廉政风险点的防控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23次,发现问题54个,8家单位“一把手”因防控举措落实不力被约谈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