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教育局监察对象中45名同志护照填报有误,区投资促进局1名同志出国(境)超过规定次数,区发改经信局4名同志信息更新不及时……年初,拱墅区纪委监委将日常监督项目聚焦在因私出国出境证照管理工作上,针对重点单位、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给派驻第二纪检监察组等三个纪检监察组织提出了日常监督立项的要求,逐个单位巡查,逐个人员核准,对证照管理工作存在问题进行全面筛查。
“被信访举报牵着走,跟着暴露出的问题跑。”基层纪检监察组织的日常监督工作往往费力又缺乏效率,针对“监督活动零碎、监督力量分散、监督责任泛化”的问题,2019年下半年,拱墅区纪委监委创新监督方式方法,探索出了日常监督项目化管理模式。今年以来,对标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拱墅区纪委监委通过深化“点题交办、申报审核、项目报告、过程管理、质效评估、监督专报、整改督办”等七项机制,有效提高了项目化监督的精准性。
“监督工作项目化,推进过程精细化,不仅可以直击问题靶心,而且有力提升了监督质效。” 派驻第二纪检组副组长张亮看到本组的项目化成绩单时感慨道。在该组项目绩效评估表上,什么时间实施、采取什么举措、发现哪些问题、采集哪些数据、查处哪些人员、怎么解决问题,一目了然、精准到位。
据悉,自从年初立下监督项目后,拱墅区纪委监委就成了“发包方”,将项目指派给相关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具体实施。对照“是否全部统一收存管理、是否落实专人专柜管理、是否履行审批手续、是否行程与报备不一致”等要求,各基层纪检监察组织根据实际情况,自订“施工图谱”,拉单列表有序推进。虽然每个监督单位情况不一,但他们都从摸清监督单位出入境管理基本情况着手,逐项推进、按图施工,确保每一环节取得实效。
派驻第五纪检监察组对监督单位400多人持证情况逐一进行查阅核对数据采集,发现证照管理上问题8个,对5名违反规定的同志依纪作出问责处理,并提出加强管理的建设性意见6条,切实交出了一本日常监督的明白账。“将系统化思维、项目化理念融进日常监督,确保了力量更加聚合,查纠更加精准,真正达到了存在问题全部过一遍筛子的目的。”该组组长费家正表示。
据统计,一季度,拱墅区纪委监委共对24家直属单位及街道社区开展了因私出国(境)证照管理情况项目化督查,累计推动各单位建章立制12个,查纠问题13个,给予提醒谈话、批评教育等问责处理89人,党政纪处分1 人。
“在日常监督项目化工作中,各基层纪检监察组织针对走访调研、基层巡察、信访举报、案件查办等工作中发现的线索或者暴露出来的问题,自主选择季度监督项目。但同时,我们构建的七项机制,确保了项目化监督更加精准、更有成效。”拱墅区纪委监委党风室负责人说道。